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哈雷彗星进行观察,前后观察28次,每隔76年出现一次的详细资料,均做了记录。但祖先们只是在观察,没有展开联想,一直不知道那28次出现的彗星是同一颗星。直到1682年,年仅26岁的哈雷,看到一颗非常明亮的彗星,为了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哈雷整理了大量的慧星观察记录,进行历史分析和比较,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对它的轨道进行运算。他发现,这颗彗星1682、1607、1531年出现的运行轨道十分相似,于是他断言,这是同一颗彗星,1758年或1759年,它还会出现。1759年3月13日,哈雷的预言被证实了,可是哈雷早已去世。人们为了纪念哈雷,就将这颗彗星叫哈雷彗星。
彗星28次与我们的祖先擦肩而过,我们始终不知那是同一颗星,是什么原因呢?彗星仅一次被哈雷观察到,就被哈雷捉住了原形,又是什么原因呢?联想与操作能力不能结合时,祖先们就无法认识彗星真面目,哈雷将联想与操作能力相互配合,联一联便联起了同一颗彗星。哈雷观察到那颗彗星时,不是简单地做观察记录,而是联想,它的来龙去脉在哪里,整理大量资料,认真分析、比较、计算,彗星被哈雷逮了个正着。仅有联想是空想,仅有操作是乱忙,尽管这空想有时也能给人启示,尽管这操作也能给后人留下数据。大胆进行联一联的创造,认真地为联一联的实现进行操作,联一联与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新的宇宙。
(选自《科技创造未来三部曲》,作者系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经济学院教授刘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