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今年有727万大学生毕业,超过去年699万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有人戏称,如果去年为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今年则是“史上更难就业年”(6月25日国际在线)。
在教育结构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畅的客观形势下,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已经开出“药方”:调整大学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地方去、到人才缺乏的地方去,才是扭转和破解就业难的正确方向。方子当然没错,而要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信赖并热衷于这一选择,须先满足两个公平前提:一是尽快消除身份歧视,普遍实现发展公平;二是着力缩小收入差距,突出体现薪酬公平。
“最难就业季”是一个渐进和累积的结果,正是由于某些制约大学毕业生广泛择业、灵活择业、放心择业的“疙瘩顽症”长期存在,譬如,现在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人用人时,动辄规定职业院校毕业生除外,其实是在变相地刺激社会择业观念的“人往高处走”;还有种种潜在和显在的收入不公现象,让许多求职者宁愿空耗青春,也无意选择就业。这些让许多应聘者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选择了“高大上”的狭窄就业空间。所以,以就业公平来催化和促使高校毕业生拓宽择业思路,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