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瑶族乡的两轮车小学只有13名学生,曾祥伟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唯一的老师。任教38个年头,带出600多个学生,10多个学生考上了大学,曾祥伟用岁月的坚守诠释了乡村教师的执着。然而再过四年,唯一的老师也要退休了,谁来继续守护这山里的孩子们。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出品 摄影报道/陈正 编辑/钱明
傍晚,湖南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两轮车村,学校位于潇水河畔的一片稻田中央,56岁的曾祥伟就是在这所学校坚守了38年。
如今学校只有13名学生,曾祥伟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唯一的老师。学校建于上世纪50年代,现在用的教室最早被当作仓库使用,60年代改成教室。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但是很整洁。
曾祥伟在旧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自己负责低年级全部的课程。自习课上,曾祥伟会走到孩子们的课桌边上,耐心指导学生写作业。
曾祥伟的手很巧,他会自制竹笛,也会教学生们折纸。
同村人大多外出打工赚钱,这里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在教室外扯着草根玩耍,曾祥伟有时候童心一发,也会加入他们的队伍。
带领学生跳绳是曾祥伟最高兴的一件事了,看着一个个欢呼雀跃的学生们,曾祥伟也由衷感到很开心。
教室前面的一小块泥土地,是曾祥伟和学生们户外运动的唯一场地,他希望将来新的学校能有一个正规的篮球场。
年久失修的教室,外墙的泥灰掉落了很多,曾祥伟希望能早日搬到新学校,给学生们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教室门槛上的木板已经被踩得很是光滑,38年来,曾祥伟在这里迎进送出了600多名学生,其中10多个考上了大学。 村里几乎所有读过书的人都是曾祥伟的学生。
教室后墙上,有一个简陋的资料室,38年的教学资料曾祥伟都保存完好,每一年的学生成绩都还能查到。再过四年,曾祥伟就要退休了。届时会不会有新的老师愿意到这个离县城35公里、进村还要走山路的学校来教书呢?曾祥伟有些担心。
每天一早一晚,曾祥伟都会把教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希望将来的新老师能教英语、懂电脑,还希望学校有一个小图书馆,能配有电脑,连上互联网,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这样他就能安心退休了。
下午放学后,曾祥伟还要去到农田里照顾他的3亩水稻。
楼顶上的水箱和卫星电视接收器一旦有问题,曾祥伟就得爬着木梯上楼检修,他说,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卫星电视接收器都是他帮忙调试好的。
夜幕降临,曾祥伟到河边上把放养的鸡挑回家中,路上,他接到了在外打工的女儿电话,一天的劳累,也许在女儿的电话中就消失不见了。
曾祥伟在2013年曾获得过第七届运达乡村教师提名奖,他把奖杯放在了家中的显目位置。
晚上,曾祥伟在台灯下批改作业,他的外孙站在后面看着。曾祥伟的子女都在外打工,小孩则留在农村,由曾祥伟和老伴带着读书。
38年来,曾祥伟带着学生们行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相关链接
武汉最浪漫校长带病妻上班 坚守偏远农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