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籍去喂养,填充你的灵魂。———题记
读书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完成的灵魂工程,那么,在浩瀚的书海中,如何选择适合我们的书作为地基,显得尤其重要。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给我们一个“先结构”建议,那“先结构”就是“先有、先见、先把握”。
要建立“先结构”就要先广泛地涉猎各种书籍的过程中,我们会找到几本感兴趣的书,这些感兴趣的书很可能成为奠定“先结构”的起点,但还要经过审核。
比如,这些书不能拘泥于依赖视觉想象带来的阅读刺激。像最近学者们点评的著名童书作家杨红樱,说她的作品太多视觉想象带来的阅读刺激,不能给读者深入思考的机会,也没多少实际的精神内涵,这种书是万万不可取的。
再者,一些用过多毫无意义的抒情句子充斥大半部书点不到主题的,或是用一些陈词滥调伪文艺假清新的,都可归划为口水书,读他们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我认为我本人在挑选作为“先结构”起点的书籍时,还是比较正确的。比如德国著名漫画大师卜劳恩的《父与子》,他用简易的线条塑造了父与子这两个鲜活可爱的形象,教会了我家人之间的爱与温情以及生活的美好。年龄稍大点后,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开始走进了我的世界,那个细心呵护玫瑰花的小王子,那个心灵透明清澈的小人儿,都曾让我感动。
就是有这个扎实牢固的地基,才有了我今天“先结构”的逐步完善。
所以,能挑对书于更新知识,建立“先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也算应了钱钟书那向“我站到这里悲喜交集,悲的是世界上竟有这么多的好书我没有,喜的是世界上竟有这么多的坏书不需要我读。”
建立“先结构”的第二步就是要学会让知识“滚雪球”。雪球会越滚越大,知识会越滚越多,思想觉悟会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还要学会筛选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而这是需要用一生去探索的奥秘。
“书中自有黄金屋”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会成为你终身的财富。
当你找到合适的书,知识的雪球越滚越大时,“先结构”就大致完成了,但我们还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使“先结构”更加完整、充实。
书籍是喂养灵魂的最佳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