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几天,北京某高校学生李然正忙着找单位给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证明“盖戳”。证明上,本应由实习单位出具的评价,是他从网上拷贝来的:“该同学在工作期间态度认真、脚踏实地,虚心请教并努力掌握工作技能,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同事都对其表现予以肯定。”
“随便混混,两个学分到手,真是过得最容易的一门课!”实习单位的门只进了一次,动动手指就跟学校交了差,李然有些得意。
作为高校“锤炼能力、开阔视野”的一门必修课,每年七八月,全国都有数以千万的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可如今,它却有些变味。
“同质化、走过场、打游击”成通病
这个暑假,来自东北某所高校的孙强约上几名好友,联系了一所家乡小学,给学生们进行了为时一天的“感恩”教育:上午和学生做了几个小游戏,下午给他们讲“什么是理想和感恩”。
但在写实践报告的时候,孙强却将整个活动扩展为四天:两天和学生们玩游戏,一天进行感恩教育,一天进行理想教育。“这么做才能达到要求字数,并让实践报告看起来漂亮一点。”他甚至还希望能侥幸评上奖。
像孙强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四川一所大学,有门课共6个学分,暑期社会实践环节占20%。可学生王伟强暑假前“取经”时才知道,大部分学长学姐都是随便找认识的单位盖章,或是从网上东拼西凑出报告,根本没有亲身参加过社会实践。
“同质化、走过场、打游击已经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病。”暑假前,北京某高校教师杨京接到了来自不同院系四五支团队请其担任指导老师的邀约,却发现支教、文化类项目的实践内容和他几年来带过的团队没什么两样,“组织者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详细的策划方案,缺少前期调查,缺乏事前沟通和交流。还有的团队热衷于媒体宣传,天天想着在什么级别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能额外加多少分。”
专业指导匮乏、评价松散让实践课“走了样”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大学生,发现“天气太热、身体太累”“不愿意跑太远”等成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原因。
本是一门好课,为何却“走了样”?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平时不管不问,暑假例行公事”的组织模式让不少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不感冒”。
“没什么暑期实践的氛围。”四川某高校学生程仁宏告诉记者,其所在学校每年在暑期社会实践上都不太重视,“就算有培训活动,也要到了7月初才通知,那时许多学生要么回家,要么有了自己的安排,基本上没啥指导。”
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老师刘仁钊也认为:“学生的敷衍态度,一是因为对社会实践在其成长中所起的作用缺乏清晰认知,二是有的学校只是硬性摊派任务,在社会实践的整体组织、安排上没能了解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
此外,评价松散、专业指导匮乏等也是影响暑期社会实践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入职五年,杨京几乎年年都要带几个实践团队。“我曾经让学生反复修改一篇实践报告,学生还急了,劝我别太认真,说‘反正学校只看交了没有、字数够不够,没有得奖之类的高要求’。”
用项目化、制度化举措提升社会实践内涵
暑期社会实践,究竟该如何上好这一课?
用8天时间完成4万字的社会调查《乡村八记》的清华大学(微博)新闻与传媒学院毕业生李强因其客观、真实的调查内容引起社会关注,也由此被树立为社会实践典型。他曾告诫大学生“要摆正身份和心态”,“现在大学生下乡实践很容易有‘居高临下’的态度,等等,这是很不成熟的。另外,也不要有很功利的目的。”
“学校在社会实践时不能只给学生布置任务,而要开展调查,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打造相应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还要在调研方法上给予引导,提供类型更多样的实践机会。”刘仁钊指出,“学生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这次机会尽可能多地提升能力,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做好路线规划,自己联系单位,联系采访对象,这些体验都是锻炼。”
“我们开展了10年‘十乡百村千人行’社会实践项目,累计有100支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北京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形成300多项优秀实践成果报告,这个项目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在组建形式上,北京工商大学(招生办)党委副书记卢思锋认为,应凭借项目化、制度化提升社会实践内涵,“建立一个能长期帮扶的实践基地,让实践更有目标性和持续性。”(本报记者邓 晖 本报通讯员 张心怡)
相关链接
大学生社会实践被指山寨:搞设计不丈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