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迟到2016年,各地都不得再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的消息一出,勾起了成都某大学老师赵青(化名)的一段往事。
上世纪90年代,赵青是一名有编制的乡村中学教师。冲着对知识的渴求,他考上大学后辞职。可他没想到,10年后,新东家人事部门负责人居然问他:“你怎么当年会被开除?”
正常离职,却在档案里被记上“开除”一笔,这让赵青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档案,自己能不能看一眼?
14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获悉,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个人无权查看自己的档案。
档案里的秘密
正常辞职 档案里记载“开除”
1997年,在南充某乡村中学工作的第3年,赵青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他写好辞职信,向校领导请辞。“领导语重心长地挽留我。我铁了心要走,给领导说我不在乎钱,更在乎前途。”赵青如愿辞职,10年后,因为考上博士要脱产学习,他第二次递交了辞职信。
临别前,赵青和单位人事处处长聊了很久。“小赵,你在我们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怎么当年会被开除?”对方一句话,让赵青半天没缓过神来。
其实这一切,都缘自档案记录。“我明明是主动辞职,凭什么说我是被开除的?”赵青对此一度耿耿于怀,甚至想去质问当年的校领导。
“幸好,这对我后来读博士,找工作没有产生影响。”赵青在心中渐渐把这段往事放下。可本报对档案保管的报道,又勾起了他的记忆。赵青疑惑:我们的档案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作为档案的主人,我能否看看?
档案里的内容
履历、奖励、处分等一应俱全
“人事档案,说得通俗点,就是记录一个人经历的材料。随着人的成长而变厚,跟着人的足迹而变动轨迹。”成都人才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档案记录人的一生,是重要而珍贵的原始资料凭据,并非“薄薄几张纸”那么简单。
在成都人才服务中心,最厚一卷档案近500页。因涉及个人隐私,档案按规定不得对无关人士公开,记者无缘得见这份最厚重的人事档案。
该工作人员说,档案里装有履历,自传,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在体制内工作的大学生档案到单位,在体制外工作的,档案一般存放于人才交流中心。
档案管理规定
个人不能查阅自己的档案
“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的内容,断了赵青想瞄一眼自己档案的念想。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阅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查阅制度明确了“因人员聘用、考核、政治审查、升学或办理工资、社保、计划生育等工作需要,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和公检法机关可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单位必须凭单位有效函件、查阅人有效身份证件、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填写《人事档案查(借)阅登记簿》后才能查阅。
档案掉了不能补 最多只能补足迹与轨迹
“2016年,档案管理费就要取消了。无论如何,今年都要去把丢掉的档案找回来。”14日,成都市民小倩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但她不知道,档案遗失不能补办。她最多只能回到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学校、单位,找回自己曾经在那里留下的足迹与轨迹。
档案掉了怎么办?成都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虽然档案遗失后不能补办,但是,可以回溯档案主人当年学习、工作过的单位,去寻找到当年曾在那里留下的足迹与痕迹。”据了解,相关单位在认定档案资料时,对于丢失档案的情况,可以将其相关原始凭据认定为其档案资料。
成都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如果档案掉了,务必及时沿着自己运动的轨迹去找回自己的档案痕迹,否则,一些企业破产、倒闭、转让或换人后,很难找回那些资料,将导致自己的档案信息不全。
提醒
休眠档案随时可唤醒 个人情况有变应及时告知
因为要办理准生证,几天前,怀孕六个月的青青去成都人才服务中心,把自己休眠两年的档案给唤醒了。
“交了钱,档案就醒了。”青青说,她的档案是个人委托给成都人才服务中心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这3年,她在成都工作、结婚,现在要当妈妈了,“我交了钱,确定我的档案醒了。但我不清楚这几年来,档案里是否有新增加的内容。”
对青青的疑惑,成都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只要档案存放在该处,不管它是醒着还是睡着,人才服务中心都在为其服务。比如:库存、整理、消毒等。
“每次签约时,我们都会提醒档案主人,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新变化,只要是应该纳入档案中的内容,都应该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供我们装入。”该工作人员说,很多人平时对档案不在意,有了变化也不告知,不主动提交资料,因此,导致不少档案与“睡着”无异。
成都人才服务中心的休眠档案共有7万余份,由于主人时常变换地址和联系方式,其中绝大多数都与档案处于失联状态。曾经,成都人才服务中心试着寄信、打电话、发短信与档案主人联系,但往往联系无果。(记者席秦岭 实习生 张焱棚)
相关链接
海南“双拐老师”入选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