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绘 人民视觉
随着中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各种名目的“谢师宴”“升学宴”多了起来。宴请的方式固然有“人情”基础,可在一些地方,“谢师宴”“升学宴”却变了味,甚至异化成敛财工具。在反对“四风”、厉行节约的背景下,各地出台针对身边群众不良现象的“禁令”引发诸多争议,如何注意方式、效果,使“禁令”更具执行力,值得思考。
“我也知道不能违规办宴席,但想到女儿考上个好大学不容易,就请了3桌亲戚朋友,每桌大概300元。”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教师谢某没想到,一件喜事却变成了坏事,她真的很后悔办这场宴席。
前一段时间,谢某为庆祝女儿考上著名高校,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吃饭庆祝,结果被群众举报。盐源县纪委对谢某所在的卫城小学校长及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谢某召集20多位亲属聚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及通报曝光,并要求谢某作出深刻的书面检讨。
此事一经曝光,便引发热议。对于“升学宴”“谢师宴”这样百姓身边的奢靡风,如何下“禁令”才能确保令行禁止?
“谢师宴”暗藏腐败
多地纪委明文禁止借子女升学等事宜,大操大办宴请敛财
盐源县纪委负责人介绍,7月19日下午,县纪委党风室接到有党员干部举办“升学宴”的举报后,立即派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询问,宴席确实为“升学宴”,现场不仅有谢某的亲友,还有单位同事,且有人给了礼金。
据悉,盐源县曾经请客之风盛行。一名当地人告诉记者,当地大小事情都是请客的理由。考个高中或中专要请客,换了工作要请客,搬个家也要请客……各式各样的请客名目,令老百姓不堪重负,为此当地出台相关政策,狠刹宴请风。
今年7月7日,凉山州下发通知,严禁借子女升学等事宜,以本人或家人名义,大操大办宴请敛财,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对顶风违纪者,要求从快从重查处,并及时实名通报曝光。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干部职工借办“升学宴”“谢师宴”敛财的问题不制止、不查处的,将追究其所在单位和系统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并一律取消本单位和本部门各类评先评优资格。
面对“谢师宴”潜藏的敛财、腐败之风,许多地方颁发了“禁令”。安徽宣城、铜陵,湖南宜章,江西瑞金,湖北恩施等多个地方教育部门或纪检部门也都发布了有关通知或倡议书,要求师生文明自律。有的地方教育监察部门还成立了专项督查暗访组,对“谢师宴”“升学宴”中的违规事件进行明察暗访和公开曝光。
规定笼统难执行
认定、处罚均无硬性标准,有人“化整为零”逃避监管
对于变味的“谢师宴”,各地禁令看似严格,那么实际执行效果又如何呢?
其实早在2007年,盐源县就曾出台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律不准借乔迁、升学、祝寿等名义敛财。盐源县纪委监察局局长李树林介绍,这一政策出台之后,虽然机关的不正之风得到遏制,但在基层干部以及农村地区仍然蔓延。
为此,2013年,盐源县委补发通知,将整治范围扩大到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有干部职工,及农村村组干部,通知规定严禁办“升学宴”和“谢师宴”。为了加强执行效果,盐源县纪委监察局专门开设了举报电话和邮箱。李树林介绍,目前查处的违反规定办“升学宴”“谢师宴”的,几乎都来自于群众举报。但尽管如此,仍有大量违规办宴未能得到及时整治。“靠举报来发现违规现象有一定局限。”李树林表示,被邀请参加宴席的多为关系不错的亲朋和同事,很少有人会在受邀后去举报别人办宴席,即使举报,纪委办案人员前去查证时,也会面临诸多困难。
除此之外,如何认定宴席属于违规,也存在一定难度。“有的人就办一桌,而且不以升学、谢师的名义来办,只说是聚会。”盐源县纪委一位负责人表示,很多人“化整为零”,将一次“升学宴”化为十几次“聚会”,每次只一桌,以此来逃避监管。
对于处罚力度,该负责人认为州里和县里的规定太笼统,没有硬性标准,难以彻底落实。比如凉山州规定对顶风违纪者,要实名通报曝光,甚至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但是实名通报曝光的范围如何确定?以何种形式追究领导责任?这些都缺乏可操作性。
公职人员屡“踩线”
除了加大查处力度,还须监督纪委查办的效果和力度
“叫停"谢师宴",是移风易俗的清风。现在很多"谢师宴"已经变了味,有人将其作为敛财、攀比的机会;而有的商家为牟取经济利益,将其分价码等次,对奢靡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徽大学(招生办)法学院副教授吕斌表示,我国国民普遍存在好面子、爱攀比的心理,尤其对于投机钻营之人,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狠刹,“禁令”必将流于形式。
有学者认为,“谢师宴”主要还是社会的风气问题,治理需要长期努力。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其他公职人员,屡屡“踩线”,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出台了制度,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至于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总结,对制度加以细化完善,不能因为当事人有意见就选择性执行,甚至虎头蛇尾。
对“升学宴”“谢师宴”一禁了之,是否能彻底刹住借机敛财歪风?“只禁止,不监管,禁令就成一纸空文。”四川文理学院教授陈仲认为,禁令屡被突破,是因为缺乏严格的执行机制。“群众的每一个举报都会去核查落实吗?会不会办人情案?”陈仲认为,除了举报电话和邮箱,还可以从群众中选出“监督员”,同时监督纪委查办的效果和力度。
“处罚的方式也要细化,宴席的规模不同,处罚力度应该有所区别。”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伏绍宏建议出台具体细则,将违规办理“升学宴”按照规模、收受礼金数额等划分为不同的处罚等级,使办案人员查处时有据可依,使被处罚者心服口服。
部分地区严查“谢师宴”
湖南宜章县出台“五不禁令”,严禁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不得邀请本单位、本系统以及有业务往来的关系人参加自己子女的“升学宴”“谢师宴”。
湖北宜都市开展预警防控,党员、公职人员计划举办“升学宴”的,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履行报告手续,并要求教职员工一律谢绝“谢师宴”。
海南海口市严禁各级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借“升学宴”“谢师宴”敛财,严禁使用公款公车操办“升学宴”“谢师宴”,并加强对配偶、子女的教育、提醒和约束。
安徽铜陵市纪委禁止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请客送礼或变相收礼,严禁参加“升学宴”“谢师宴”。
山东滕州市纪委严禁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之机大办“升学宴”“谢师宴”;严禁教师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活动,或接受学生及学生家长赠送的礼金、礼品。
相关链接
评论:刹住“谢师宴”歪风还师道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