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黎族婚俗时代变迁曲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林容宇 黄青文 时间:2014-10-13 17:02:38 星期一

 

  

黎族婚礼上的迎亲乐队

 

  

黎族婚礼上逗新人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婚俗礼节也发生了巨变,五指山腹地黎族寨子也跟着变迁大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包槟榔,七八十年代的糖果饼干,到21世纪西式婚庆融入传统婚礼,很多传统风俗渐渐消失,老一代越发怀念那种浓烈的黎族味道。

  五指山、保亭地区的黎族传统的婚俗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整个过程的礼仪程序,婚礼筹备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行动以及每一物品用具,都在发生变化。

  农历马年有两个“立春”,民间将这种年份称之为“两头春”,很多人选择在今年办婚事来图个吉利,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也不例外。加茂镇农民陈厚志从出正月到现在,一共参加过7场婚礼,他感慨,如今黎族婚礼上传统的黎族服饰被西装、婚纱替代,就连黎族婚俗音乐演唱曲目也紧随目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曲调。

  提槟榔光银上门求亲

  “槟榔衣裙放桌面,多多少少请领认,一对光银表情理,上门拜亲定婚事。”男方向女方求婚是黎族婚姻的传统惯例,订婚、定婚、许婚、约婚均属黎族缔婚过程的开始阶段。原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国全解释说,黎族订婚要选择吉日良辰,由男方父母或直系亲属三至五个穿戴整齐的男女为求婚代表,携带用藤箩盛装的两块光银、两串槟榔干、两把鲜篓叶、一盒螺灰、一捆烟草、一件新衣或黑衫等求婚聘礼,于上午或中午时分进入女方的村寨。

  五指山市冲关镇福关村的婚礼一般经过提亲、订婚、迎亲、成亲、回门等过程,不同年代的内容不尽相同。今年89岁的黄母群阿婆回忆,她大约十六七岁时从7公里外的福利村嫁过来。当时是由夫家的父母和叔婶带着一块蓝布(约有五六尺,能够做一件衬衫)和一块光银,到女方家提亲,黄母群那时很小,没有见过男方模样,只能由父母做主。提亲后不久,就择日结婚。结婚当天,男方送给女方一头牛和25块光银,迎娶的人有十多人,上午到女方家,杀猪,喝酒,唱歌,下午把新娘接回男方家。

  福关村村民黄庆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结婚,当时破“四旧”,一切仪式从简,客人来了就请吃一些糖果。

  黄秀容1982年从什保嫁来,她当时20岁,婚礼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提亲时男方母亲、婶婶和族里两个嫂子(一定要结婚的女性,但寡妇不能去)四人,带一块蓝布、两块钱到女方家,女方收下了提亲礼品。半个月后,男方父母叔婶哥嫂六人带着男方及三百元钱做为聘礼到女方家,商量结婚的日期。结婚当天,男方家女性拿着一块蓝布和两块钱,饭前当着众人的面交给新娘。女方办酒,杀猪一头,请村里人喝酒唱歌,直到天明。

  到2001年时,福关村的提亲习俗还较完整地保留着,黄芳涯是黄秀容的儿媳,2001年从什保嫁来,“男方带来了一块六尺的蓝布和二十块钱,另外还提了10斤糖果饼干。”黄秀容说,布和钱是提亲必带的物品,现在家庭条件好的还会给女方家送家电、摩托车,酒席也可以请人来做。

  从银饰、筒裙到西式婚纱

  王国全回忆,五六十年代时,新娘的穿戴是按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装扮的。“年纪小的由母亲指点,年纪大的要请人装扮。”王国全说,新娘在脸上涂粉,用双线将脸部修饰光洁,把眉毛修得弯弯的,身穿鲜艳的筒裙,头披花巾,垂挂耳环,头顶插上饰物,脖子上戴银项圈、玉珠圈,胸前佩挂银牌、银铃、珠链,腰部系银链、银铃,手上戴手镯、戒指,脚戴银圈。保亭加茂地区送新娘的人要带着精致的草笠和小腰篓。

  陈厚志介绍,保亭加茂地区有“行夜”习俗,迎亲队伍在晚上出发,步行到新娘家。新娘从娘家到夫家,有的地区是坐轿,多数地区也是步行。坐轿的新娘披花纱,步行的新娘是走在送新娘队伍的中间,由陪娘和其他姑娘护送,并用雨伞或草笠遮掩脸孔。在五指山杞方言区,新娘离开娘家时,要哭骂,如果不哭不骂,会被认为对父母不孝。

  黄母群清楚地记得,她结婚当天,新郎穿一套黑衣服,她上穿黑衣,下着艳丽的筒裙,佩戴十几副银项圈、耳环、手镯,包头巾。

  到黄芳涯结婚时,她和新郎都穿黑色西服,胸前佩戴红花。结婚当天下午六点半,黄芳涯在村里30多个大大小小的女子陪同下,步行去男方家,进家门口燃放鞭炮。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来喝喜酒,一共摆了60多桌酒席吃到午夜方散。

  一直以来,黎族新郎没有固定的服饰,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新娘服饰中的民族元素也逐渐淡化,直到被西式婚纱取而代之。上个月才结婚的黄玉行穿着西装,乘轿车迎娶新娘,新娘穿着红色的西式婚纱,整个结婚过程仪式从简。黄玉行记得,从七八年前开始,福关村就开始时兴穿婚纱了,刚开始时,有的新娘虽然身穿西式婚纱,但头饰和发式还保留黎族特色,如今,这种特色难寻。

  传统对歌被流行歌曲取代

  在黎族传统的婚礼中,对歌的场面是最多的。琼州学院副教授刘厚宇在实地调查五指山地区黎族婚俗时发现,订婚、定婚、娶亲、出嫁、婚礼等有一定简化,“这些场合的对歌环节已经变得很少。”刘厚宇说,订婚、定婚过程很少唱民歌,也有以创作歌曲代替的;男方代表到女方家娶亲,新娘全村喝喜酒的习俗存在,但基本不再对歌;婚礼过程简化,音乐事项也跟着减少。

  “婚宴是黎族人展示酒歌的最佳场所,但现在黎族婚宴上要么唱的全都是创作歌曲,要么就是没有音乐。”刘厚宇说。传统婚俗中,送新娘的队伍在酒足饭饱之后要离开新郎家,出村时宾主双方唱歌告别。新郎新娘也要去新娘家问候女方父母,这一习俗叫“回路”。婚礼当天,新郎家的亲戚、邻居,甚至附近的小伙子纷纷到新郎家里,和伴娘喝喜酒、对情歌,通宵达旦。婚礼结束后设“收席酒”,以答谢亲友。席间敬酒不断,歌声不停。在婚礼结束后的好几天,还有人陆陆续续前来登门祝贺,喝喜酒、对歌。“‘收席酒’实际上收不了席,往往持续好几天。”刘厚宇说。

  据当地黎族人介绍,现在五指山地区黎族婚礼“回路”、“收席酒”等习俗已消失,原来每个环节都有的传统对歌也跟着消失了。

  如今,五指山地区黎族婚俗中的传统民歌越来越少,大量民族歌曲、通俗歌曲在婚宴中演唱。有人在五指山毛道乡南充村的婚俗仪式上听到男方代表唱传统黎族民歌,女方代表则以《好日子》、《我们都是五指山人》等创作歌曲对唱;冲山镇什翁村的婚礼对歌完全被现代创作的民族歌曲和通俗歌曲所取代,“这些歌曲一样行使着以歌敬酒、回敬的习俗,但让婚礼少了些黎族味道。”刘厚宇说。

 

 

相关链接:

琼中婚俗展演搅热黎苗寨 全国33对情侣体验
黎家婚俗(组图)
海南苗族婚俗:男子夜入闺房表达情意
看日子闹洞房 旧婚俗里其实暗藏性科学

 

(编辑:林婧)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