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尽量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本报记者 胡文娟 摄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产生叛逆心理,认为父母说的话都是错的,有时即使明明知道是对的,也会故意对着干,这颇让不少家长伤脑筋。好心劝告吧,孩子不会听劝;若是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吧,又怕孩子误入歧途,影响将来的发展。难道对于叛逆的孩子,家长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本报记者 胡文娟
独立性的需求是
孩子成长的标志
从心理角度来看,孩子跟父母对着干,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等都只是步入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表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两方面的需求出现,第一个是性的需求,开始关注异性;第二个是独立性的需求,渴望独立,希望他人意识到个体的成长。”省内知名的心理教育特级教师、海师附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君老师说。
“独立性的需求会让孩子有四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反传统,不按常规办事,喜欢冒险的事物;第二是与成人封锁,认为成人不可信,但对同伴开放,这个阶段同伴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第三是关注自我,喜欢表现自己,会做出出格事情引起大家关注;第四是精力过盛,有学者形容此时的孩子如同废弃的工厂,里面布满了乱拉的电线,随时可能引爆。这四方面都直接导致孩子叛逆。”李惠君老师介绍说。
孩子成长,家长也要跟着成长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叛逆,那是因为在家长认为自己是权威的,不愿意放权给孩子,如果家长不太控制孩子,可能就不会感到那么大的反弹。所有叛逆的问题,都是孩子长大了,家长没跟着成长。”李惠君老师说。“家长越是一本正经,越严肃,孩子就越不感兴趣。甚至有孩子觉得‘你们一说话,我就不安全。’”
“家长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跟孩子共同探讨成长规则。如果孩子不愿意配合,不妨向孩子示弱,低头问问孩子‘我真地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能教教我吗’、‘我真的不知道你需要什么帮助,你能告诉我吗’?”李老师说,“家长越示弱,孩子就越强大。”
“无论多么好的教育方式离开融洽的亲子关系都是无力的,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信任父母。也许孩子对你还会有抵触,但他知道你是爱他的,过了这几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但如果父母过分较真的话,也许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李惠君老师强调。
未来从“我”开始心理教育教材出版
本报10月14日讯(记者胡文娟)由我省省内知名的心理教育特级教师、海师附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君老师编著的心理学著作———《未来从“我”开始,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团体辅导手册》近期出版面试,这成为我省教师出版的第一本心理学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用书。这本书荣获2014年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特等奖。据介绍,这本书将用于我省中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和省内教师培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