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口大致坡镇的琼剧文化广场 古月 摄
4月下旬,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的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热闹非凡,海南省定安县琼剧团带去的一场场丰盛、佳美的琼剧盛宴,吸引了角尾乡及周边上万名百姓闻声而来。
面对座无虚席、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的盛况,海南的琼剧人在高兴之余,却又对琼剧这一海南本土文化瑰宝的发展前景心生忧思,禁不住扪心自问:为什么琼剧墙内开花墙外香?
琼剧现状如何?面临哪些困境?今后如何突破?为此,记者采访了琼剧界和与之相关行业的专家,厘清了琼剧当下存在的6大困境(也是现象),也听到了为琼剧寻求出路的各种声音。
比起海峡对岸徐闻的沸腾景象,琼剧在海南受欢迎的程度似乎就要逊色得多了。定安琼剧团的演职人员甚至戏言:干脆把琼剧团搬到徐闻来吧!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其中原因引人深思。
琼剧生存状态并非最差
众所周知,琼剧与豫剧、花鼓戏等其他地区的戏曲一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称为本土文化的母体,其区别主要在于语言和声腔。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戏曲的生存状态大不如前,令人担忧。
“但让我们稍稍欣慰的是,相比其他地方来说,琼剧在海南的现状已经算不错。”琼剧历史和理论专家周庆辉表示,琼剧作为海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与海南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海南自古以来,民间群众崇尚“神道”,喜拜公敬神,乡镇村落都有各自的“神期”,演戏酬神之风隆盛。“凡庙会必演戏”,琼剧戏班的演出,与民间酬神祀典活动密切相关。如今,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为提高,除各地传统的军坡、公期婆期等神期庙会包场戏外,村民百姓举凡建屋上梁、结婚生子、老人做寿、华侨回乡等喜庆日,都会“绑戏”来招待答谢前来祝福贺喜的邻里乡亲,这不仅成为海南传统民俗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海南琼剧演出的一个“市场”和独特的“风景”。
“这也为琼剧的生存提供了很大空间。”周庆辉说,前不久,海南琼剧院和海口琼剧团已经接下文昌等地明年元宵节的演出,琼剧演出的兴盛也催生出了大批民间剧团的发展和活跃。有多家剧团驻扎的海口市大致坡镇也由此成为琼剧演出联络的“集散地”,挂牌设立联系点的有几十家民营剧团,甚至形成了特殊的“大致坡琼剧现象”。
与此同时,琼剧团演出的戏金也较为可观,有些剧团演出一场可拿到三五万的报酬,剧团里的名角演出一晚甚至有五六千的收入。“有演出市场,收入也不错,这就能使得海南琼剧生存发展下去。”周庆辉说。
遭遇种种困境令人担忧
虽然琼剧相较一些其他地方戏曲还算发展不错,可琼剧发展中日益凸显的现象,也引起了琼剧人的隐忧: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剧种单一交流少
“琼剧的艺术水平比较落后。”周庆辉解释道,以省为单位来说,海南戏种较少,几乎是琼剧一家独大,没有其他戏种的竞争,“可以说,好也琼剧,坏也琼剧,观众的选择不多”。同时,琼剧对外对内交流也较少,省内只有一年一度的全省琼剧汇演,对于琼剧交流提升的作用有限。
乡村市场渐“空心”
琼剧人最为直观的感受,或许是观众的单一和流失。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是万古绵亘的真理。目前,琼剧观众群体呈不断流失趋势。从徐闻回来的黄茂安时常想起在当地演出时,台下上万观众高声喝彩的盛况,“在海南都没见过这么多观众。”黄茂安坦言,定安县琼剧团年平均演出150场,但其实观众并不多,两三千人的大村庄,前来看戏的观众通常情况下也只有两三百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年轻观众基本上没有。定安县新竹镇卜效村“琼剧世家”第九代传人吴盛文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变化:“想当初在戏楼、庙堂唱戏时,台下黑压压全是人,有时甚至树杈、房顶都有人。现在剧目也更新了,可台下听戏的人除了当初的老戏迷们,再也没有当时人挤人的场面了。”
琼剧的主要市场在农村,在民间的“庙会”,在墟镇乡村的“民俗喜庆”活动中,这些观众们大都不会要求剧目有很高雅的艺术水准,也不太要求演员如何塑造好人物,他们主要是来看这出戏是如何演释一段能让他们看懂的故事,“观众大都是看喜庆,看热闹。”黄茂安说,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也日渐“空心”。
琼剧创作难出新
由于市场和观众的制约,琼剧的演出内容和剧目也受到极大限制。
海南人看琼剧主要为酬神和娱乐,剧目大都是帝王将相故事、皆大欢喜的古装琼剧。国有琼剧团费心排演的多部新编剧目,如琼剧《鉴真大和尚传奇》、《百年苍翠》等,在灯光、舞美、音乐、服装等方面做了探索尝试,曾参加全国剧目展演,并在海口、文昌等市演出。但由于琼剧的观众基础在农村,“即使是演出水准较高的国有琼剧团,一年中的大部分演出都是在乡下。”周庆辉表示,此类剧目要下乡演出,难度很大。在农村临时搭建的舞台因陋就简,勉强演出,却没有了精致,也没有了气氛,根本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因此,有些剧目根本不敢拿到农村去演:既不可能达到原有的艺术效果,在经济上也根本不合算。剧团去农村演出,也多以传统戏为主。
“定安琼剧团在海南省琼剧展示演出中荣获最佳传承奖、编剧奖等6项奖项的现代剧目《父爱如山》,却在省内从未有过商业演出。”黄茂安无奈地说,千篇一律的帝王将相、谈情说爱和皆大欢喜的剧情,不仅打击了观众的观戏热情,也严重打击了琼剧编剧的创作热情,新剧目如果无法取得商业价值,琼剧的创作也将陷入困境。
年轻人不愿学戏
而人才的匮乏,也是海南琼剧面临的一大困境。
琼剧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新生代的年轻名角难以寻觅。在定安县琼剧团,虽然近年来从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招聘了19名毕业生,但剧团的顶梁柱依旧是四五十岁的中青年一代,能在技艺上独树一帜又享有威望的年轻琼剧演员很少。“琼剧行业不景气,年轻人不想学、不愿写琼剧的现象日渐突出,使得精湛的技艺失传,难以得到传承。”黄茂安叹气道。
“村子里适合学戏的孩子们都早早地出去打工了,琼剧不容易学好,尤其是乐器学习难度大,好苗子不好找呀!”祖上就开始演琼剧的吴盛文老先生说。在唱琼剧历史悠久,出过不少琼剧人才的卜效村,却在今天遭遇了后继无人的尴尬。
“主创队伍,溃不成军。”周庆辉的话并非耸人听闻。据他介绍,以前的琼剧团,导演、编剧、作曲、舞美设计等人才齐备,其中,对编剧要求最高。不仅所做唱词要具备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还要通晓韵律、音阶,并且在2个小时的演出内讲出引人入胜的故事。但目前的状况是,作为剧团最为核心的编剧,拿的钱却最少。查阅史籍、寻找素材、戏剧改造、反复修改……耗费一两年时间创作出剧目,两三万元的酬劳却不尽如人意。而请来名家编排新戏,却对保留琼剧传统程式(含表演、音乐、舞美、句法、字数、音节、韵脚、行腔、走调等)的保护,注意得不够,很容易丧失琼剧这一地方剧种的个性。
“琼剧之乡”无戏台
省内演出条件的简陋和欠缺也是亟待解决的。
定安琼剧团前去演出的徐闻县角尾乡,500平方米的两层文化楼刚刚落成,二楼可为演职人员提供住宿。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的模式,这让黄茂安羡慕不已。相比之下,海南的演出场所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差。“以前,每个村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现在,县里镇里都不多,农村更没有。”黄茂安告诉记者,作为海南“琼剧之乡”,定安没有一个正式的琼剧演出场所,不管到什么地方演出,都是临时搭建的舞台,演职人员没有落脚之处,不仅定安如此,海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徐闻几乎每个村都有为琼剧演出专门修建的住、演一体的文化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保护琼剧文化,就要从修建专门的演出场所抓起。”黄茂安说。
琼剧文化宣传少
在周庆辉看来,全社会对琼剧、对琼剧人的关注仍然不够。宣传、造势不足,对于琼剧的民俗特点、艺术特色、社会价值等没有做到深入人心的宣传,如此,年轻人、外地人对琼剧感到陌生而不能产生亲近它、观看它的欲望和冲动,因此这些人都不会去关注剧场是否有琼剧演出;即使有,他们也难有兴趣去观看欣赏。
政府扶持势在必行
在生活方式迅速变革的多元时代,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戏曲不再是人们的主要精神食粮。和全国各地戏曲剧种一样,琼剧的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困惑与迷茫。
琼剧今后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走?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必须发挥作用,制定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琼剧是海南的遗产和宝贝,我们必须弘扬本土文化,不能任其没落乃至消亡。”在海南出生长大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李成对琼剧很有感情。对于琼剧本土观众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传播越来越受限制的状况,他表示,年轻的一代海南人中,会说海南话的人越来越少,不会说不会听,根植于海南本土方言的琼剧自然就没有办法吸引年轻观众,更谈不上文化传播和传承。“海南人不能丢了自己的‘母语’,不能丢了自己的文化。”李成建议。
除了希望政府加大对琼剧人才培养、演出场所改善的引导扶持,业内人士还希望对演出市场受限的创新剧目给予更多鼓励。比如现代剧《父爱如山》,直指青少年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政府应该鼓励剧团前往学校展演,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教材。”周庆辉说,如果琼剧没有创新,发展便没有了源泉,其生命力难以持久。
“地方剧种要想不失传,艺术样式的创新,到了非进行不可的时候。”黄茂安说,要让地方剧种不失传的办法,就是培育一批观众,继而带动培育新一代爱好者、专业演员。
庆幸的是,有些地方已经采取措施拯救琼剧。
2012年,定安县提出了打造琼剧精品的概念,每年投入上百万资金用于打造精品,组织文化下乡活动等。《奏考回琼》参加首届海南省文化艺术节获文华大奖(省政府最高奖)及三个单项奖;《父爱如山》在省文体厅举办的全省琼剧展演评比中获得团体最佳传承奖及五个单项奖。
为了让琼剧之花能在定安这片热土上常开不败,定安县文体局于2013年启动了“琼剧进校园”活动,并于2014年元旦举办了校园杯全县中小学生琼剧大赛,同时在部分学校开设了十多个琼剧兴趣班,让琼剧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为了普及琼剧,使之常态化,定安县还组建了13个民间琼剧同乐会,并在定安各个镇上的文化站秉承“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理念开展琼剧活动,定安县文体局还定期举办琼剧唱腔大赛和琼剧骨干培训班。
相关链接:
一家三代的琼剧痴情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