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江旅游开发将为苗村带来发展新机遇 张茂 摄
青山绿水、民族风情、田园风光,这些词汇的组合,总是让人充满向往。
9月初的一个雨天,记者从海南澄迈金江乘船一路溯南渡江西上,到达仁兴镇,随后驱车穿过一段弯弯曲曲的水泥山路,终于来到被吊灯岭和红大岭环抱的新兴村。这里是澄迈唯一的一个苗族村庄,青山环抱,流水潺潺。抬头望去,雨中的新兴村别有一番美妙。淅淅沥沥的雨点连成线,把远处依托着山势修建的民居映衬得带有一种朦胧美感。近处的屋顶上,可以清晰看到雨水撞击瓦片后水珠四溅的景象,房顶上是白茫茫一片,像是披上了一层保护膜。如果天晴时,苗村是一幅油画,那么雨中的苗村则是一幅水墨画,美得那样别致、秀气。在盘明东、李英运、李畅琼等几位村干部和村民的引领和讲述中,记者领略了藏在丛林深处最原味的苗家文化与风情。
几经迁移定居新兴村
54户,342人,是新兴村现有的居民。除了一户人家是黎族外,其他的村民都是苗族。
“其实我们村的人最早不是定居在这里的,而是住在南渡江边的王江水村,1975年出于交通方面的考虑才搬迁到了这里。”李畅琼曾经担任过村支书,他的父亲也曾是村里的老支书,对村子的历史极为熟悉,“据村里的父老讲,王江水村也是解放后才搬迁过去的,在解放前我们是住在九乐宫山顶上的乐山村。”
“新兴村的搬迁史是海南苗族人历史的一个缩影。”澄迈县文化馆馆长王大刚说。据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海南苗族人没有固定的居住点,他们在深山密林中过着“一年一砍山,几年一搬家”迁徙不定的游猎生活,十分困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苗族同胞才下山定居。
李畅琼说,解放前,住在山里的苗族人没有固定住所的概念,如果和邻居闹矛盾了,觉得相处不来了,就干脆收拾一下搬走,到别的地方继续砍山开园,所以那时候聚居在一起的苗村里的人数并不固定。“解放后,有了固定的居住地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我们苗家人的生活慢慢就过得好起来了。”李畅琼颇为自豪,“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父亲还曾作为海南的少数民族代表进京参加国庆活动,跟毛主席合过影。”
由于地处偏远,尽管搬迁到了现址,有了固定的居所,但由于山区所能种植的经济作物价值不高,多年来新兴村民的经济收入一直不高。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帮扶下,新兴村的村民们都种起了橡胶和槟榔。“今年的胶价不太好,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很赚钱。”李畅琼说,现在大家都把橡胶当成了自家的“摇钱树”,“管理可上心呢”。
为了活跃新兴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仁兴镇政府还连续几年在村里举办了庆祝“三月三”的活动。“有政府的组织,每年“三月三”周围村镇的人都会来我们这里参加活动,这给我们苗村人带来了一股春风,感觉到地处山区的苗村不再被人瞧不起了!”李畅琼说,为了向来参加“三月三”活动的人展示新兴村的风采,村里还组织起了一支舞蹈队给人们表演招龙舞等苗族传统舞蹈。
“咱唤国家管得好,人民世上不怕愁……”采访中,新兴村村民随兴给记者唱起了苗歌,歌词里满是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女子巧手织就云霞锦
知道有记者进村采访,村干部李英运的妻子早早穿好了传统的民族服装,笑嘻嘻地站在门口等待着。濛濛细雨、郁郁青山,白墙灰瓦,还有那身着苗衣笑颜如花的女子,成了雨中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
“这身衣服是她的嫁衣,还有头上色彩艳丽的盖头是她出嫁时戴的。”李英运说,几乎每一位苗家女子,从小就要跟母亲、姐姐、嫂嫂学习织绣苗锦。按照新兴村的习俗,结婚出嫁的盖头需要新娘自己绣出来,这是对苗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一项考验。新兴村的新娘出嫁,一定要穿苗衣,她的嫁衣是由夫家准备,李英运说,“新娘要穿双衣,即两件衣服,代表好事成双,嫁衣的衣领、衣襟、衣袖、裙脚等部位都需要绣花,这就得由家里的女子帮忙赶制。等嫁衣做好后送到新娘家,如果新娘试穿合身就嫁过来,不合身的话一定要在七天内改好,不然婚事就不成了,这又是对新郎家女人们手艺的考验。”此外,新兴村女子出嫁,一般不会戴银饰,“你看电视上很多苗家女子出嫁或是重大节日都戴很大的银饰,其实在过去有银饰的人家都是有钱人家,普通苗家女子出嫁用不起那么精致贵重的银饰。”
李英运告诉记者,要制好完整的一整套苗衣,需要运用漂染、蜡染、手绣、织锦等手艺,完成的时间最快也要半年。新兴村的传统服装以黑色为底,“以前老人们都是买来白布,自己去采蓝靛草来漂染,”李英运叹了一口气,“可惜现在村里会这门手艺的只有老一辈人了。”新兴村染布用的蓝靛草,与别处的苗村不一样,“我们这里的蓝靛草有两种,一种是山上的,一种是沟渠边的。”
“每一个会绣花和会蜡染的苗家女子,都是出色的画家。”李英运说,她们刺绣图案没有底稿,全凭自己的想象来绣,有动物,有植物,全是日常在山里和在江边看到的东西。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新兴村苗家女子的巧手在织就云霞锦的同时,也在编织着自己的生活。
苗家美食寓意美好
采访即将结束时,正逢午餐时段,村民小组长盘明东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人到家里吃饭。由此,记者与正宗的苗家美食相逢。
餐桌上,那一道白白嫩嫩、清脆爽口的芭蕉心最受记者青睐。盘明东说,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芭蕉心切成丝,加各种调料拌炒而成。芭蕉心是苗家人宴席尤其是婚宴上必备的一道菜,意即“火烧芭蕉心不死”,“芭蕉永远一条心”,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除了芭蕉心外,那入口稍微有些酸味的腌肉也是极好的下饭菜。据介绍,这是苗家人最喜欢的酸肉,做法并不复杂,一般是把肉割好,晾干水分后配上自家种的大米炒熟,和大米一起腌制,放上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制成这略带酸味的腌肉,“听我爸爸说,以前山里可以打到野猪,然后用这种方法做成腌肉,几年都不会坏,就是带着一种酸味。”王大刚说,海南苗族喜吃酸食,是源于传统习惯。他们世居深山峻岭之中,山高路遥、交通不便,肉类和新鲜蔬菜不常见,又缺盐。所以,苗族人为适应日常生活上的需要,便家家户户都设置酸坛,制作酸菜、酸肉、酸汤及其他类似食物。
“可惜现在没有鱼茶招待你了。”酒足饭饱,盘明东略带遗憾地说,“小时候,鱼茶是我们家里必备的一道美食。”鱼茶是新兴苗家人用精选的淡水生鱼片与高山熟稻米混放入瓶中,经过半个多月以上的密封天然发酵后形成的一道美食,“一定要用南渡江里打到的新鲜野生鱼才好吃,可惜现在没有了。”
南渡江的治理正在进行,南渡江的旅游正在开发,记者期待着将来南渡江畔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期待着南渡江中的野生鱼类越来越多,终有一天能尝到新兴苗家人最正宗的鱼茶。
专家连线
省苗族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平:
苗族风情旅游开发
需要做好文化挖掘
省苗族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平:如今,追求精神的享受和满足越来越成为游客旅行的目标,优美风光和文化古迹看多了,也就没了感觉,而具有活化石美称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断受到各方游客的追捧。因此,澄迈搞南渡江旅游开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旅游开发需要以文化为基石才具有灵魂。目前,海南关于苗族文化专门性的研究还很少。而且,之前研究苗族文化的都是非苗族人居多,他们从自身民族的角度去观察苗族文化,资料来源多以当地人口述为主,这是无法体验到苗族文化真正本质性的东西的。而旅游开发者往往只依靠这些简单的研究成果设计产品,这些产品难以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风情,没有异域他乡之感,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导致游客把这种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的附加产品,而留不下深刻印象。
因此,开发苗族风情旅游,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苗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真正把苗族深度审美价值展现出来,这就需要一批专业人士和更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深入苗村与苗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日常生活中进行体验,以苗族文化历史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作为主题,精心规划,从全方位、深层次的角度调查研究和综合发掘苗族社会、经济、劳作等文化现象。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苗族文化研究成果后,再以此为平台引进旅游开发商,才能真正深层次地展现苗族文化旅游的魅力。
相关链接:
琼中举办“醉美琼中.欢乐三月”黎苗歌会[组图]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