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由海南省科协和海南省委联合主办的“弘扬科学道德、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海南报告会”在海口举行,会议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及戚发韧、傅伯杰、钱永刚等专家作报告,讲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会议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主持。
报告会中,已故著名学者钱学森的儿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力学和管理学专家刘人怀分别讲述了中国不同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如何通过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就坚强基石的事迹。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报告会上说,进一步做好中国梦宣讲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立身行事必须坚守的行为准则,努力做爱国的公民、敬业的学者、诚信的同行、友善的专家;坚持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坚守的价值追求,努力用科学技术帮助人们到达自由王国,促进社会平等,实现公平正义,建设法治社会;坚持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在服务祖国中实现个人价值必须坚守的精神弓引领,努力做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开路先锋,切实肩负起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央交给中国科协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科协履行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职能的内在要求,对于把广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动员带领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者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动员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建设强盛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同样需要科技的强力支撑。”陈章良举例说,长期以来,科技战线以一往无前的创造气概和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谱写了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史诗,有两弹一星梦、飞天梦、探月梦、高铁梦、潜海梦、航母梦等一个个绚丽的梦想托举着伟大的中国梦,使中国梦越来越触手可及,成为现实。
陈章良说,“海南省位于我们祖国最南端,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诸国,地处南海国际海运要道,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热带旅游地,素有“天然氧吧”、“生态大花园”、“长寿岛”美誉。当前,海南全省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朝着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度假天堂、幸福家园的“海南梦”进发,为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而不懈奋斗。我们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梦海南篇章定会早日实现!”
专家简历:
钱永刚教授194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曾任技师、技术助理员。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高级工程师,上海交大的兼职教授。是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长子。
钱永刚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是高级工程师、上海交大兼职教授。他是钱学森长子,同时也是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的堂兄。
刘人怀于1940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先后在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和暨南大学任教,1981年作为西德挑选的中国首批洪堡学者曾在西德鲁尔大学留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输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首批院士,曾任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暨南大学校董、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和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并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和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席咨询专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科学家,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中心主任,中国(澳门)综合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会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总编辑等职。
刘人怀是力学和管理学专家,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的开拓者之一,1965年与叶开源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系统创造性研究了六类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金属扁壳、夹层板壳、网格扁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的非线性理论,对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仪表等工程设计有指导意义。同时,创立实用厚板壳理论,应用于大型高压容器研制。此外,还致力于高等教育管理、企业管理和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出版著作17本,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培养博士53人、硕士124人。
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1933年生于辽宁省复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和何梁何利科技与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
相关链接:
钱学森之子:父亲为何对母校念念不忘 图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