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93年的山西大同希望学校,是我国第一所贫困失学孤儿学校,系大同市型煤厂利用企业自有资金创办及管理的一所寄宿制希望学校,招生对象为孤儿及贫困家庭的孩子。
多方求证了解到,该校自建校以来,以往所有在校生均享受读书、住宿、饮食、服装、医疗等费用全免的待遇,甚至包括洗衣服、缝补衣裳、理发等,学校设有专职人员免费来为学生进行服务;逢年过节,学校还会为学生购买零食、水果,发压岁钱。
诸如此类的举措一度为该校赢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源。至2001年底,在校生从建校时的200余名飙升至1818名,生源遍及全国。
然而,时至今日,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新一届招生季,校方称因未能招到合适的学生,以致出现了建校以来第一次“零招生”的窘况。目前,在校生只有42人。图为大同希望学校校园内,傍晚只有在使用的两间教室灯光亮着。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除了一楼正在上课的两间教室,整栋教学楼内几乎所有的教室与办公室全都房门紧锁。在其中个别几间仍旧敞开着门的教室里,要么空无一物,要么里面堆满了残破的桌椅板凳。图为大同希望学校内一间空置的教室。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记者从中发现,该校自建校以来,其生源曾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而自2000年首届高三毕业班毕业至2007年,共计379名高中毕业生中有90人被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录取,其中不乏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重点院校。
图为大同希望学校一间教室里,老师正在上课。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那时候一下课,你站在楼上往下看,学生黑压压一片,我这里的五层公寓楼全都住满了。”教学楼背后是供学生住宿的“爱心公寓”,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3年的生活教师王瑞(化名)以前负责一个楼层的学生管理,如今也同样负责一个楼层,只是管理的人数从之前的230多人降到了现在的21人。图为教学楼三楼到四楼的楼道空荡荡,阅报栏里贴着2009年的报纸。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寂静无人的楼道内,关于学校过往及办学成绩的宣传展示牌依旧悬挂在楼道墙壁上的橱窗内。图为大同希望学校的展览室,讲述着学校的历史,当时学校被称为“希望工程的创新模式”。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现年74岁的张洪图仍时刻关注着大同希望学校的近况,尽管他已经离开学校达12年之久。1993年11月3日,由张洪图任厂长的大同型煤厂,利用企业自有资金,出资100万创办的大同希望学校正式开学。图为大同市型煤厂和大同希望学校创办者张洪图在家中整理着大同希望学校办学二十几年来的资料照片。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罗大光看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孤儿进行资助、“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免费等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孤儿和特困生转而选择就近上学,与此同时,大同希望学校也因其创办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急剧下降,曾经专门针对学生的优惠举措日渐减少,使得学校在逐步丧失招生吸引力的同时造成大量生源流失。大同市型煤厂是大同希望学校的创办和管理方,二十一年来为学校投入不少资金,煤厂的效益也牵连着学校的状况。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这样了,但也不排除会出现最坏的结果……唉,最坏的结果可能就是学校有朝一日真的办不下去了,我们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罗大光说。图为晚自习时间,教室走廊显得空荡荡。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大同希望学校在当地媒体发声,声称受招生环境及创办企业大同市型煤厂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学校发展遭遇“瓶颈”,吁求全社会关注。图为晚自习课间小斌(化名)在教学楼外面望着校园外发呆。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