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聆听,感悟历史
海口网11月19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杨 文/图)岁月之河悠悠流淌,为后人留下许多精华。观历史我们可以畅谈名人轶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看人文风情,传承文化之精髓,续写古今之美;赏文物遗产,可以推测或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追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16日上午,本报小记者走进海南省博物馆,观摩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展,欣赏形神兼备的佛像、飞天等精美的壁画人物,感受“法相庄严”的艺术精妙之处。同时,参观了海南历史文化馆,穿越到不同时期,享受了时间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名画是靠钢铁意志“炼”出来的
此次展览共展出29件张大千的敦煌临摹画作,皆为四川博物院的馆藏精品。
“1941年,张大千携弟子和家人来到敦煌,于人迹罕至的戈壁沙域风餐露宿,面壁三年,临摹了276幅壁画,成为第一位到敦煌临摹壁画的中国专业画家。同时,张大千对石窟的结构、彩塑与壁画的内容、数量、尺寸均作了文字说明和年代考证。”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解说让小记者和家长深层次了解敦煌,了解敦煌艺术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大千先生远涉敦煌,能为人所不能,敢为人所不敢,顿悟“法相庄严”的艺术精髓,从敦煌艺术中重新觅回了中国绘画的色彩光芒,壁画上的人物形神兼备,无论是佛像、飞天、还是夜叉、供养人等形象,均具有艳丽的色彩,充盈着生命的质感,并使之成为日后泼墨画风的神旨所在。敦煌之行成就了大千,使其磨砺为器,终成借古开今之大师。
“看来,张大师的名画都是靠钢铁般的意志‘炼’出来的。”看着这些画作,小记者韩熙若有所思地说。
获得真实生动的海南历史知识
欣赏完张大千的画作,小记者及家长们走进海南历史陈列馆。海南历史陈列以时代为线索,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海南40—60万年史前时期直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的漫长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和基本规律,展示孤悬海外海南独特的历史发展概况,勾勒海南历史发展的精彩轮廓。以文物为基础,结合辅助展品,运用生活化的表达方式,使小记者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信息,从而获得真实、生动的海南历史知识。
看着兴致勃勃认真拍摄的女儿,钱一诺母亲说:“女儿兴趣很高,她今天确实学到不少历史知识,建议多举办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