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遥远的江湖客——白玉蟾与文笔峰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王月旺 时间:2014-12-01 11:13:02 星期一

 

  定安文笔峰据传是白玉蟾羽化登仙的地方  李幸璜 摄 

 

  海南宋代先贤白玉蟾,身上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由于史料的缺失,有关他的故事,世人大多从民间传说和野史轶事中口耳相传,致使真假莫辨。

  海南本土作家王月旺(笔名“月望东山”)在查阅史料,研读白玉蟾的诗作之后,以轻松、诙谐的笔触,勾画出了一个“狂放”的白玉蟾形象。 ——编者按

  1229年,中原文化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千古谜案。一个曾经替大宋主持国醮祭祀,被皇帝召见无故逃避,后又伏阙言天下事而沮不得达的道宗大师白玉蟾,不见了。

  他到底去哪里了,连他的得意弟子彭耜也茫然不知。彭耜到处打听,听闻先生解化于盱江。

  第二年,彭耜又听说有人在陇蜀见到白先生,之后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白玉蟾到底去哪儿了,他为什么像个孩子似决绝出走江湖,从此杳无音讯,下落不明?

  要破解他这个终极谜团,又不得不回溯从前,梳理他的前世今生之梦。

  十岁诗作显狂放

  白玉蟾到底活了多少岁?其随母到底改嫁何方?学术界有太多的争论,暂且不表。据史载,白玉蟾祖父葛有兴,举人出身,曾被分配到琼州任教谕,其父葛振业,也以读书为业,可惜未考取功名。

  白玉蟾身为一个举人之后,读书世家之人,怎么会弃儒学道?

  这跟白玉蟾当年参加童子科考试有关。据《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载,白玉蟾十岁去广州城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应声咏:“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主司意其狂,弗录,遂拂袖归。

  《织机》一诗的确想象奇伟,气势不凡,在那个诗才辈出的时代,怎么论也是一首绝妙之诗,何况此诗出于一个南蛮之地的童子之手。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果当时的主考官是韩世忠,那个一生传奇附身的国之重臣,会因为白玉蟾的这首狂傲之诗生气,故而不录,从而让白玉蟾走上与科举诀别之路?

  我以为,这不是事实与真相。

  明朝晚期,海南岛定安县才子王弘诲,五岁入私塾读书,经史过目成诵,九岁参加童子试,被时任琼州府郡守李慎赏识,史载“主司异之,劝令俯就陶养。”而李慎对王弘诲劝令静心养读,以待来日的教育策略,让王弘诲一生都感激不尽。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李慎对王弘诲捧杀,极可能又多了一个“伤仲咏”,而少了一个“三朝硕士,一代伟人”。

  所以,白玉蟾十岁应童子科不录之事,极有可能是韩郡王对白玉蟾 “劝令俯就陶养”,让他不要过早涉入世道,以误了读书好时光。 况且,在科举制度发达,文人握权治国的大宋王朝,白玉蟾怎么会轻易舍弃这个伟大而现实的儒家梦想呢?

  既然这样,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白玉蟾不轻易放弃科举,那么在那些读书考试的日子里,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有人认为他从一开始就学道去了。有诗为证:“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宿何处。”

  事实上,学道是隐晦的说法。白玉蟾是逃亡去了。

  据南宋学者陈振孙《群仙珠玉集》记载:“(白玉蟾)及长,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或许,这才是白玉蟾不得不弃儒入道的根本原因。

  从此,白玉蟾只有告别故乡,告别科举,告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梦,飘荡天涯,风餐露宿,成了一个居无定所污面垢首的江湖客。

  “江湖客”,也是白玉蟾对自己身份的一个厘定。他在《水调歌头》曾这样写道: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

  烟蒙蒙,风惨惨,暗消魂。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以水云之身,行万里江湖之路。转眼数十年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嘉定十一年(1218年)。

  这一年春天,已经修炼为道宗大师的白玉蟾初到西山,恰逢大宋王朝要在西山玉隆万寿宫举行国醮。不知谁告知朝廷,说白玉蟾仙游于此,可请他来主持国醮。使者马上来找白玉蟾,他却再三推辞,不愿出这个风头,可使者不依不饶,他只好受命为国升座。

  西山国醮结束,使者又来请求白玉蟾到九宫山瑞庆宫主持国醮。让人惊奇的是,在九宫山举行国醮的这天,天上出现了神龙。祥瑞之现,马上惊动了皇帝,宁宗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召见白玉蟾。

  面对皇帝的征召,白玉蟾做了一件自觉平常,而世人却极度不解的事情——逃跑。

  唐宋以来,多少道家名流,无不以被皇帝召见为荣。习惯漂泊江湖,以天地为家的白玉蟾,不留一痕,逃避召见,足见其内心的清高孤傲。或许,在他看来,替国主持国醮,不过是尽道家本份之事,皇帝见或不见,都无关紧要。

  最重要的是,在茫然的天地间,能寻到羽化登仙之路。

  白玉蟾成仙何其难,而他舍弃俗世也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

  他替南宋举行国醮时,天上出现的祥瑞神龙,仍然无法阻挡这个孱弱而自傲的王朝衰落滑底。而此时,西北蒙古国迅速崛起,对中原虎视眈眈。国有外患,内有政敌掐架不已,整个王朝乱成一锅粥。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白玉蟾乘风欲去,却放不下奄奄一息的大宋王朝。多年以来,他以为他了却了尘缘之事,而没想到,当天下有危之时,他还是不忍冷眼旁观的江湖客。在这一刻,他发现遥远的儒家入世之念,有如深埋心底的火种,瞬间燃烧爆发开来。

  嘉定十五年(1222年)夏天,之前拒绝皇帝召见的白玉蟾,又做了一件让世人发愣的一件事。他带着奏折来到临安城,准备呈交给皇帝。他想谈的当然不是求道仙事,而是言国之兵事。

  他在《日用记》里,曾这样评价自己:“喜谈兵而不喜博弈,喜纵横家而不喜猜博。”只要皇帝能接见,他自信有真知灼见,奉献给国家。

  然而,当白玉蟾伏在宫门,呈书请求面谏时,只见一个宫吏来到他面前,将他的书信收下,不客气地将他打发走了。其弟子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如此记录:“伏阙言天下事而沮不得达”。

  真是莫大的讽刺。皇帝召他时,他跑掉了。等到他想见时,却遭到拒绝。

  白玉蟾想不通,但旁人却都看得很清。在皇帝看来,你白玉蟾不过是个山野道人,坐而论道,扯淡鬼神,尚且可以,而治国论兵,怎么轮得上你发言呢?

  当年,汉朝孝文帝刘恒召贾谊进宫,自诩才满腹的贾谊以为会得到皇帝的赏识,替国效力。结果,君臣俩人在宣室见面,谈了一晚的生死鬼神之事。

  白玉蟾自认为能言天下事,可南宋宁宗皇帝却认为你只配谈生论死,这跟刘恒对贾谊之见,又有什么分别呢?

  白玉蟾抑郁难制,不得开心颜。他来到了街上,进了一家酒馆,自斟自饮,痛苦无言。酒醉之后,他到街上又蹦又唱,犹若疯子。有人报案,捕快很快就来把他抓起来,过了一夜才把他放走。

  1229年之后,不知所踪

  时间深深地驻足在绍定二年(1229)年。

  “家在琼瑶万里游,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乡愁,是白玉蟾漂泊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生如叶被风卷,终有尘埃落定时。这个自称“奇男子”、“闲情人”、“江湖客”、“谪仙子”的浊世佳公子,继承南宗四祖陈楠衣钵的道家大师,在生命的末梢岁月里,只有一个深沉而急迫的愿望——回家。

  事实上,回家只是后人对白玉蟾心境的一种揣测。其实绍定二年之后,白玉蟾彻底绝迹,无人知道其去向。

  然而,很多海南人仍然相信他回到了故乡,来到了文笔峰。

  有道家学者认为,文笔峰四周为红色火成岩,山上岩石却呈灰黑色。红色象征火,黑色象征水,如此,它便形成了火下水上的格局。在《易经》里,水的卦象为坎,火对应离卦。坎上离下,成了既济卦相。而这卦象,亦是道家丹法精气神融会流的象征。

  白玉蟾留下的一首著名的《酹江月》,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一说法。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今天冬至,梅花依旧凝雪。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可是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天知晓得了。

 

相关链接:

15万人祈福文笔峰 传承白玉蟾精神
定安文笔峰举行白玉蟾祖师圣诞祈福庆典 15万游客参加
南宗五祖——白玉蟾:海南历史第一文化名人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