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已成为普遍现象。
海口网12月17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胡文娟文/图)95后少年小曾在网上张扬地直播了自杀的全过程,其间有人围观,有人辱骂,更多的人是关心和劝阻。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热闹”的直播过程却缺席了小曾的父母,在生死关头,小曾没有向父母求助,而是选择了坐在冷冰冰的电脑屏幕前跟陌生人交流。这不能不说家庭教育的失职,是原生家庭心理辅导的失职。
把孩子放在别处养
小曾的离世令人痛惜,但回溯其原生家庭的状况,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曾心理会如此脆弱,为什么在面临心理困境的时候没有向最亲的人求助。原来,他的“心灵港湾”是破碎的。新浪网友“撕裂一席微凉”留言:“他父母离异,母亲又改嫁了,生了一个弟弟,孩子扔给老人抚养,从小到大没得到什么关爱。”
小曾是个极端的个例,但希望可以从小曾身上得到更多的启示,以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小曾的例子不在少数:父母离异,孩子由父母一方抚养;把孩子丢给上一辈抚养,或由外公外婆,或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等孩子大了再接回家;父母工作忙,孩子长期由保姆照顾,与父母交流甚少……诸多原因造成的父母与子女疏离,在现代社会比比皆是。
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疏远
童年总是无忧无虑的,无论跟着外婆长大,还是跟父母一起长大,只要有人给予关爱,就会觉得幸福。但随着外婆或奶奶等监护人的年迈,多数父母会选择在孩子上学以后把孩子接回家,跟父母一起生活。但心理专家建议,3岁以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过了这个时期是很难补救的。
郝女士是一名80后,目前在移动公司上班。郝女士告诉记者,她出生时赶上计划生育,父母又想要个男孩,于是就把她送到了舅舅家养,很长一段时间,她叫舅舅“爸爸”,舅母为“妈妈”,而亲身母亲却成了“阿姨”。5岁那年,郝女士被接回家里上小学。郝女士坦言,虽然也能理解父母的选择,但无法像弟弟那样跟父母亲昵。2014年10月,郝女士结婚,行拜高堂礼时,她跟自己的新婚丈夫一起也向舅舅和舅妈行大礼。“在我心里,更愿意认舅舅和舅妈才是我的父母,我有心里话也更愿意跟他们分享。”郝女士向记者坦言。
像郝女士这样长大后跟父母心理疏远的并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80后女孩都有被寄养在外面家庭的经历。相同的,这些已经长大的姑娘们通常都感情细腻敏感,与父母相处比较客气和生分。
寄养在外的孩子多敏感
市二十五小心理老师任永超说:“孩子的安全感源于儿时亲人所给予的关爱,如果小时候得不到足够多的爱,长大后就会对父母和周围的人失去信任。”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谈,我认为,寄养在外面的孩子,与从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相比更加敏感,也比较在意别人的感受,能够很敏锐地感受到周围人到底有多爱自己。如果是为了生弟弟而把孩子寄养的话,通常会比较恨弟弟,跟弟弟关系也会比较生疏。”任老师说。“虽然有些孩子表现不错,看似乖乖孩,但也通常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不会向父母袒露心扉。”
“网友小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在自杀前还跟父母开心聊电话,而关于他内心的挣扎,他没有向自己的妈妈诉说,即使最痛苦的时候也没有给妈妈打电话。虽然很多寄养在外的孩子没有像小曾这么极端,但是内心都有挣扎,一方面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又缺乏亲子之间的亲昵。”
尽量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如果家长有能力,尽量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因为父母的爱是无可替代的。”任老师说。“如果是因为工作或者其他方面原因确实没有条件把孩子留在身边的,也要尽量托付一个可靠的、长期的人固定照顾孩子,这样孩子不至于长期处于一种流离的状态,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他的出现是给大家造成负担的。”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如果父母能够在0-3岁给予孩子足够多的关爱,孩子日后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小很多。即使是遇到重大坎坷与变故,也会知道自己是被爱的,会想到向亲密的人求救。因此,工作再忙,生活再艰辛,也请家长朋友不要放弃陪伴孩子的机会,因为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心灵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