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汉语教材的第一课,多数课文都是“你好吗?”“我很好。”可惜这样的对话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几乎不会发生。如果一定要给这句话制造一个语境,那就得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了:当年相爱的恋人,最终分手。后来各自结婚生子,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最好保持一种默契,减少联系,免得给对方无形的压力和担忧,只怀着情谊,默祝。偶然在一个路口相遇,身边飘着鹅毛大雪。执手相看泪眼问一声“你好吗?”回一句“我很好”,然后各自微笑转身走入人群。
这段坑死人的对话大约来自于英语课本的“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有个笑话说,有个中国人到美国去旅行,结果掉进井里了,来了一个美国人想帮助他,就问了一句“Hi,how are you?”这位中国人很激动,就回答了一句“I’m fine,thank you.”然后,然后他就死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太迷信课本的确会害死人。
“比我想像得好多了,我还以为我完全不会做呢!”金陵中学中美班美籍外教亚历克斯·阿尔托夫体验了一下中国的高考——江苏省英语考卷,除听力和写作之外的60题他只错了4题。不过他坦言,这份卷子有点难,很多题目难度接近或赶上SAT考试(美国高考),恐怕他的学生里,也只有“the best of the best”才能考出相当好的成绩。
时常翻看我们的汉语课本,有一些会话素材我们几乎不用的,居然需要老师大讲特讲。有人调侃说,中国文化就是吃文化:
谋生叫糊口
工作叫饭碗
受雇叫混饭
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
混得好的叫吃得开
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
受人欢迎叫吃香
受照顾叫吃小灶
不顾他人叫吃独食
没人理会叫吃闭门羹
有苦难言叫吃哑巴亏
所以,依我看,学习汉语第一句话应该是“吃饭了吗?”
(编辑:蔡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