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岛会招3400多名教师,而且是聘用制的!这样一项在全国都走在前列的人事改革举措,先后出现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办实事中,引发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对于教师聘用制的大规模试行,教育界相关人士认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望改变青岛教师的进入和退出格局,真正激活教师队伍。
教师聘用制,等了好多年
连任三届青岛市政协委员的王志超,是莱西市政协副主席,也是莱西市教体局局长,青岛教师聘用制改革的几次大的调研都参与了,知道这个政策的出炉,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
王志超告诉记者,莱西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严重老化的问题出现多年,自己在七八年前的两会上就开始提这个问题。“爷爷、奶奶教幼儿园、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王志超说,因为新教师进的少,学历高、能干的青年教师都尽量安排给高中,越往下,教师的年龄越大。教师编制是由省里统一核定的,而且标准一定,三到五年不变,经常是学校需要的教师进不来,进来的教师又不需要。有了聘用制教师,这一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
用聘用制激活教师队伍
青岛市人大代表、即墨一中校长王崇国认为,教师聘用制做好了,可以收到一举多赢的效果。聘用制体制下如果把教师的评价权更多给学生、家长,有淘汰机制,会倒逼老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客观上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从而也使学生受益。
“对于学校来讲,教师有编制时,就是单位的人、学校的人,而聘用制后教师就是社会人了。”王崇国说,和事业编教师相比,聘用制教师跟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明晰,会更加便于管理。青大附中原校长王国利则认为,当公办教师大部分实施聘用制后,公办、民办学校之间的教师甚至校长的流动会更加顺畅。
莱西已经先行试点
“莱西公办幼儿园里的公办教师数量非常少,很多乡镇幼儿园,就园长一人是公办的,其他老师都从社会上招聘,一个月才800元的工资。”王志超坦承,莱西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一度确实很差,但从2013年起,莱西将736名公办幼儿园中的非在编教师变成聘用制,这些老师们的待遇近两年快速增长。
“从2013年起,这些教师的月工资涨到1600元,保险待遇和公办教师是同样的。”王志超介绍说,聘用制教师的工资每年按照15%的速度上涨,2015年已经达到2116元。今后也会按照每年15%的比例增长,涨到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让王志超颇有些自豪的是,经过2013年以来的教师聘用制改革,莱西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同工同酬是关键
青岛市区一位中学校长表示,莱西的教师聘用制是在原先月工资只有800元的幼儿园教师群体中实施的,对于这些非在编的教师,聘用制已经属于很大的福利,但是对于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或者有工作经验想在城市间调动的老师来说,青岛聘用制教师的吸引力是需要考验的。
即墨一中校长王崇国则特别看重聘用制教师的待遇问题,“如果能完全实现同工同酬,没问题,但若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就会有负面作用。”此外,王崇国还关心聘用制教师会不会向编制教师过渡,在职称、进步空间的问题上,聘用制教师是否和事业编教师有同等机会,“制度设计很重要”。
■思考
能否理顺教师退出机制?
市教育局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原先事业编时,教师签订的是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合同,聘用制后,正常会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合同形式发生变化,但是工资会同工同酬。今后青岛的教师招聘,除少数高层次紧缺人才外,应该都会用这种聘用制的方式。
聘用制是不是可以真正让不适合教师岗位的人适时退出?
市北区一所小学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就是事业编教师,刚当老师的时候就签合同,以后每三年再签一次,但是每次签的时候,就是写个名字,没听说谁不能续签的。
“学校有的老师长年请病假,有的也不好好工作,但是到了续聘的时候,都得聘,辞退不了人。”青岛一位中职学校的副校长表示,除非老师犯了“十恶不赦”的错误,否则,校长基本是不能因为老师无法胜任工作而解除聘任关系的,所谓全员聘任,基本是形式上的,“我们很希望可以借助聘用制教师的契机,真正实现教师的退出机制,让适合教师职业的人到这个岗位上来。”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聘用制教师具体方案仍在制定过程中,最后定稿要到三四月份。
采访中,对于聘用制教师的退出机制,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虽然与事业编教师相比,聘用制教师可以有更灵活的退出机制,但是估计这一过程也会是循序渐进。
王志超表示,莱西市今年在招聘聘用制教师的同时,仍然会保留部分事业编教师的招聘,目前定的计划是180人,这一数量比往年还多,“因为多年延续下来的习惯,老师们还是会觉得事业编更稳定,但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推行,事业编和非事业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教师端铁饭碗的想法也会慢慢改变”。
■链接
岛城公务员(课程)已试水聘任制
青岛2015年招聘3400名聘用制教师,并非青岛机关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的首例。2014年,青岛已试水聘任制公务员。
与聘用制教师大规模的招聘不同,青岛最初的聘任制公务员招聘计划为12人,试点在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六个单位进行,涉及蓝色经济、投融资管理、生物医药、安全监管、城市建设、对外经贸等领域专业性强、高端紧缺的职位。
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后,共有193人报名,40人通过资格审核,经过考试测评、体检、考察、公示等环节,最终只有6人进入聘任范围,比最初的计划缩水一半。
不过,最终聘任的六人,都资历不凡:男、女各3人,平均年龄34.5岁,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人具有博士学位(含1名博士后研究员);2人毕业于国外高等院校,4人毕业于国内211高等院校,都有5年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历,且大多在原单位担任部门主管、业务主管。2015年,市人社局将巩固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成果,稳步扩大试点范围。记者刘雪莲 实习生 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