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高考不该承担教育普惠性的功能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3-02 08:51

  国务院《关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三科成绩组成。”这条意见的出台,让多年来鼓呼“多元录取”的专家们大喜过望。乍听,录取多元了,改革了,高考似乎会更公平、更科学了。其实不少事情说易行难。据笔者所知,此前的学业水平考试大多流于形式,成绩并不可靠。

  学业水平考试,俗称毕业会考,已经举行了20多年。各省统一时间,统一试题,各地(市)自行组织阅卷。及格即可毕业,不存在竞争。据了解,其规范严谨程度与高考差距较大。考前,省级教研机构印发了考试《范围与标准》丛书,每科一薄本,以不菲之价卖给学生,人手一套。《丛书》内容简约,有题型示例和参考答案,并口头传达给学生:考题多在《丛书》中。果然,考题基本是《丛书》中的例题与习题,几乎谈不上难度。本县教师监考,上级只派巡视人员。鉴于此类考试成绩无关高考,尽管考试《规则》制定得严格详尽,可教师、学生却多不在乎。为什么?意义不大,及格就行。考试时有将《丛书》带入考场的,有与邻座商量切磋的,还有极个别学生怕耽误复习时间请人替考的,虽不是多数,却特别扎眼。监考老师只是告诫了之,不动真格制止。他们说:“平常的模拟考试,学生都想知道自己真实学习效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现在是学业水平考试,不要紧的。”极个别不及格的学生,补考就过。考试成了形式。类似情况各校大抵如此。这种考试,让学生失去了对考试的敬畏,既破坏考场生态,也不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广大师生对此多有微词。

  我国的高考一直有很高的信誉,百姓称之为最公平、最严格的考试。为杜绝舞弊,实现公平竞争,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刚性规章。即便如此,近年来因权钱交易、人情交易而舞弊作假的事时有发生。如果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高考总分,一些人可能会使尽种种招数,进行舞弊。公平、公正将不复存在,高考的信誉将由此毁于一旦,甚至招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绝非杞人忧天。时下已有教师发出疯话:“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后,若沿袭原来的考试办法,我们只能让学生都得满分。”

  笔者认为,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高考总成绩,并无必要;想使成绩真实可靠,更加困难。若《实施意见》已成定局,就必须使学业水平考试像高考一样,政府主导,各部门通力配合,异地监考,严密组织、严明纪律。如此或可亡羊补牢。但那样一来,无异于一年举行多次全国统考。借“改革”之名无端添“元”反复折腾,不但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干扰,而且国家在物质、精力、时间等方面,也将付出巨大成本。

  在百姓看来,“多元录取”方案提出,旨在降低全国统考成绩的权重,缓解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专家们可能以为,这一“降”、一“缓”,就是改革了,就科学了。这是对高考属性的误读。学业水平考试乃及格性考试,高考则是选拔性考试。选拔是高考的根本属性。一切选拔均需靠竞争完成,无竞争就没有选拔。高考既是选拔,就不能置身于外。放弃竞争谈高考改革则无意义。

  高考是为国选才,不应该,也无法承担教育的普惠性。社会上的许多问题不是考试制度能全部解决的。动辄便往总分“袋子里”塞东西,认为“元”越多越好,是对教育的轻率与无知。学业水平考试实无必要,成绩也难真实,一旦实行效果令人担忧。

  (作者为河南省鲁山县第二高中教师)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郑克姗]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