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科学
科学是人类经验的历程和结晶。你知道一些科学发明都是怎么来的吗?科学家的创造思维又是怎样产生的?请看《青少年学科学》。记者 张杨 整理
有句古话说到谦虚时,用了6个字:“满招损,谦受益。”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骄傲起来,结果落得了失败的下场;多少学者因为有了成就,自满起来,故步自封,结果,再也没有取得科学成果。所以,我认为,科学工作者优良的创造品格之一,就是谦虚。
首都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曾经举办过《中国通史陈列》的展览,两台巨型天文仪器复制模型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台是浑仪,一台是浑像。这是根据八百多年前北宋的一部科学著作中的附图及说明文字复制的。这部科学著作,就是举世闻名的《新仪像法要》,主要著作者是苏颂。
苏颂是北宋著名科学家,他一生的科研成就颇为辉煌。但是你可知道,这位科学家曾经当过宰相。宰相如何成为科学家的,得益于这位科学家有着谦虚谨慎、注重实践、献身科学的优良品质。在设计制造新仪器时,他不耻下问,广泛听取意见,吸收以前的各家仪器的长处。在机械方面,采用了民间水车、天平秤杆等机械的原理。他的这种做法,在8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实在难能可贵。
我国的科学技术曾一度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政治、文化的保守,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封建高官,竟然能够成为著名科学家,应该说是一个奇迹。奇迹的产生,谦虚品质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从中应该得到深刻的启示———谦受益,满招损。
科学家有了谦虚的态度,才能够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事物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认识客观世界时,要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才能够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进行创造活动,就要学习群众的智慧。(选自《科技创造未来三部曲》,作者系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经济学院教授刘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