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寻找渡海英雄——满身的弹痕才是他最好的军功章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石祖波 时间:2015-03-24 11:06:37 星期二

  蒙爱莲老人与丈夫金世林的肖像合影

  蒙爱莲老人拿出丈夫金世林的奖章、肩章和复员证书等遗物

  金世林留下的解放海南岛纪念章

  金世林肖像

 

  在定安县白蒙路旁的一条小巷边,是一幢两层老旧水泥小楼,3月18日下午,金黄色的阳光刚好洒在二楼的阳台边上。83岁的蒙爱莲阿婆在房间里倒腾许久,终于从床头边上找到了一个手帕包裹的小包,当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一枚枚被尘封已久的奖章。这些奖章是蒙阿婆的丈夫金世林留下的革命见证。

  近期,南国都市报启动海南解放65周年特别报道,有关“寻访渡海英雄或英雄后人、知情人士”的消息发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海口秀英的市民金兰女士通过微信与本报取得联系。18日,记者与金兰一道从海口来到她母亲蒙爱莲的定安老家,与老人一起,追寻这些奖章背后的英雄在革命年代的闪耀人生故事。

  奖章包在小手帕 一直深埋床头边

  蒙爱莲老人出生在定安,讲着一口地道的海南话,18日下午,得知南国都市报记者将来采访,老人早早便在门口等候。见到女儿和记者走进家门,老人开心极了,还没顾上跟女儿说句话,就拉着记者的手急忙招呼着让坐下。

  “妈妈最喜欢跟人唠嗑了,喜欢讲年轻时候的事,可年纪大了,记得的不多……”担心记者听不懂海南话,金兰坐在了记者和阿婆的中间,当起了翻译。记者刚坐下,老人又跑到厨房里倒了一杯热水放在了记者的身边,随后就独自进了房间,去翻丈夫的奖章了。

  记者环顾客厅,在四周暗淡的墙壁上,一副大边镜框装裱的肖像照格外引人注目,是个相貌俊俏、精气饱满的军人。相框及玻璃被擦得一尘不染,相片内的军人胸前佩戴着各式军功章。金兰说,那就是自己的父亲,母亲特别重视父亲的遗像,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擦一擦。

  记者最先通过金兰手机里的照片看到了她父亲金世林留下的纪念奖章的。过了一会,蒙阿婆终于从床头处把6枚奖章、一对肩章,以及臂章、复员证书等找齐,捧了出来。

  他曾是海南军区独立团一名连长

  在二楼阳台上,蒙阿婆和女儿把白色手帕铺在凳子上,将一枚枚奖章和证书排开。

  记者仔细观察这六枚奖章,记录时间最早的一枚是1948年解放东北纪念章。之后是1950年颁发的解放华北纪念奖章;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1952年海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颁发的纪念章;1955年,在北京颁发的解放奖章;其中,一枚造型独特的奖章尤为引人注目,这枚奖章正面帆船乘风破浪的图案,背面显示是由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的解放海南岛纪念章。

  手帕里还有一块棉布姓名牌、两块肩章领章还有两本证书。姓名牌上写着:金世林,海南军区独立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1954年佩用,第0580号。

  “以前家里以前还有很多奖章,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金兰告诉记者,这些年,母亲经常最挂念的就是父亲,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没照顾好他。

  在一本复员证书上,记者了解到,金世林1958年从部队复员到定安县人民武装部,在定安商业局下属的烟酒公司当工人。

  回忆起金世林年轻的时候,老人满脸浮出灿烂的笑容。她说,丈夫生前从来不抱怨,对待工作总是雷厉风行,对待生活总是特别乐观,自从因伤从部队复员转业后,工厂曾经安排他到领导岗位,可丈夫依然坚持到一线当工人,考虑到自身身体状况,最终接受组织安排,在工厂当了一名仓库管理员。

  从东北打到海南 看到香蕉连皮也吃

  “他是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来的!”谈到丈夫革命的岁月,蒙阿婆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而她又仿佛忽然有太多的话想要说却说不出口的样子,手指点着一枚枚奖章,顿了顿,才继续讲起了丈夫的故事。

  “当时他还到过北京呢!”说得兴起,蒙阿婆指着一枚金黄色、沉甸甸的金质奖章说:“听丈夫生前讲过,当时这枚奖章是他作为海南代表到首都被中央领导接见的,还跟毛主席握过手。”阿婆说,如果丈夫的老战友们还在的话,他们都知道,都能作证。

  蒙阿婆说,丈夫在世时,常听丈夫和来串门的老战友讲以前打仗的故事。“他是辽宁西丰人,在东北从军,先后参加解放东北战役、解放华北战役,然后一路南下,参加了1950年解放海南岛的渡江战役,是第一批上岛的解放军。当时他的部队就是在临高一带上岛的,后来在五指山还碰到了一场硬仗,当时那一仗打了几天几夜,他身上多处受伤。那时几乎是弹尽粮绝,遇到香蕉树,把香蕉摘下来连皮一块吃……”回忆起丈夫向自己讲述当时战争的激烈场景,阿婆停不下来。

  然而,当提到丈夫在打仗中受的伤时,老人不住地叹息。

  临走前 肚子里还有未取出的弹片

  “其实父亲去世最大的原因就是身上的枪伤难愈,久病之下,把身体拖垮了。”金兰说,自己6岁(1976年)那年,年仅53岁的父亲病逝了。

  “当时我虽然年纪小,但有些事情还是记得很清楚。或许因为我是家里四兄妹中最小的,父亲最疼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带我到定安县城上买油条吃。”谈到幼时与父亲的记忆,金兰说。

  “解放后,父亲在医院做了六次大手术,但临走前,肚子里还有弹片没取出来,在家里这么多年,我常常趴在父亲的身边,看到他大腿、腹部、肩部……浑身都是弹痕。”金兰告诉记者,相比这些留下的军功章,在母亲和他的儿女眼里,满身的弹痕才是他一生中最好的军功章。

  “希望丈夫能与生前的战友们合葬”

  从肖像中看得出来,年轻时的金世林是个一等一的帅小伙。若时光回到上世纪50年代,一个渡海来琼的战士,与一个质朴的海南姑娘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尽管残存的记忆已几乎被时间冲洗殆尽,谈到年轻的浪漫岁月,老人笑容仍是格外地甜。

  蒙爱莲1932年出生在现在定安县旁的一个小村子,21岁时到县城当时的一八七医院当护士,后来,在老干部疗养院遇到了金世林。

  第一次见面已经记不清楚了。她只记得,刚解放的海南一贫如洗,定安县城及周边村子没有几间像样的房子,疗养院内住满了伤员,自己当时是护士,而金世林正好被安排到了自己家里接受照顾,就这样,两人逐渐走近。1959年,27岁的蒙爱莲接受了36岁的金世林的求婚,二人结为伉俪。

  1976年,金世林去世,此后近40年的漫长岁月里,蒙爱莲一人将三女一儿抚养大。“曾有人劝母亲改嫁,但她一直坚持选择独自扛起整个家。”金兰说,母亲一直深爱着父亲,父亲去世后,母亲常说,这(不改嫁)也是革命家属应有的革命情怀,她还常常教育我们子女要向上一辈人一样,要能吃苦。

  “他(丈夫)生前爱下棋,他的一些老战友经常到家里来串门,如今,他走了,时间久了,大家都断了联系。”临走前,老人嘱咐记者希望能够帮忙联系到这些老战友,共叙艰苦岁月的革命情谊。

  今年45岁,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的金兰说,母亲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父亲死后,墓地就葬在老家一片荒地上,由于拆迁,墓地两次迁移,没有个固定的地方,母亲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母亲希望将父亲与生前的战友们一起合葬。”

  蒙阿婆说:“如今生活好了,不会饿肚子了,可惜老伴儿走了,享不到国家好时代的福了。”时间在她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迹,而挂在客厅墙壁中央相框中的丈夫依旧年轻英俊如初。访谈结束前,记者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为二人留下了合影。

 

相关链接:

红色之旅:渡海英雄纪念馆
解放海南:渡海作战部队和琼崖纵队完美配合
9位无名烈士渡海作战牺牲 灵山镇后尾村民祭拜61年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