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海南解放初期经济和金融: 医治“旧伤” 恢复生产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刘贡 时间:2015-05-04 09:36:49 星期一

1952年,部分垦荒的林一师官兵合影。 

 

      1950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北黎和八所,海南岛全境遂告解放。海南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在登陆部队四十军、四十三军的配合下,开始了建立人民政权、清匪肃特、稳定社会秩序等工作。

     欢喜迎来解放的海南民众和解放大军,面对的却是一个百业萧条、民不聊生的“穷”岛。

     海南岛解放初期,社会发展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和经济形势严峻,一方面要巩固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另一方面则要取缔投机商人,刹住物价上涨风,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和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海南快要解放时,12岁琼海少年李昭深看见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路往南溃逃,武器丢弃在万泉河里。李昭深那时候和大家一样,都光着脚,没有鞋穿,却不知新的社会和生活已经从这时候开始了。

     两次发电布置接管工作

     新生政权开始正常运转

     其实就在海南解放前夕,渡海野战军的先遣部队登岛后,冯白驹已经依据中共华南分局的指示,于1950年4月13日和19日两次发电海南的各地委专署,布置具体的接管工作。设立两个军政委员会接管海口和榆三(榆林和三亚)两地,军政委员会设党政、财政、文教、军事、交通等五个部门,进行对口接管。由东区、西区两个专署分别接管嘉积、那大两镇,其他新解放区县城由当地人民政府和中共县委接管。

     为使接管工作顺利进行,当时对入城干部还进行了短期培训。大军进城后,正式的接管工作便着手进行了。

     到九月上旬,除南部地区被战争严重破坏的一些部门接收困难和澄迈、临高、儋县原国民党机关人员先期逃散无人交代外,其余已全部交接完毕。

     社会的各种职能部门,也相继恢复,公路局、电力局、邮政局、运输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迅速开业,全岛51所中等以上学校已有50所复课,医院相继开诊,工厂也开始复工。

     在接收过程中,除原国民党党政军机关人员未被留用外,其他部门的职员均被留用。整个社会在新生革命政权的领导下,开始正常运转。

     百业萧条,民不聊生

     当务之急:稳定市场、恢复生产

     “历史上,海南经济十分落后,加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国民党溃退前的破坏,到1950年5月解放前夕,已陷于百业萧条,民不聊生的境地。1950年海南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亿元左右。”海南文史专家蒙乐生说。

     那时候,农业是自给型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耕地面积虽号称430万亩,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农田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3%,几乎是靠天吃饭。粮食单产仅有120斤左右,总产量才8.1亿斤。

     工业只有十几家小型企业和一些手工业作坊,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都十分原始落后,生产能力很低,工业总产值不超过2500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算)。

     “生活必需品——米、棉纱等生活用品不仅短缺,而且价格不稳定。”蒙乐生从资料上分析。为此,人民政府在医治旧海南留下的各种创伤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市场和恢复生产。

    《当代中国的海南》记载,在稳定市场方面,1950年5月,中国粮食公司海南分公司平价发售泰国米、平抑市场物价;12月加强对棉花棉纱市场的管理,同时进行调剂市场供应、取缔投机、防止浪费和偷运物资出口等。

     在恢复生产方面,1950年12月,海南各级政府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组织群众兴修水利、改造农田,对农民实行“谁种谁收”、“合理负担”等政策。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到1952年,海南“顺利完成了全面恢复经济的任务,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都超过了海南解放前水平”。资料显示,1952年,海南粮食产量达到12亿斤,比历史上最高产年1936年增长了1.89%,比1949年增长47.8%,主要经济作物、热带作物和畜牧产品都比解放初期有较大增长。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倍,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都大大超过了解放初期。

     加强防卫,巩固国防

     7万名大军垦殖橡胶

     但海南大学社科中心高海燕认为,解放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海南岛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海南的定位,把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导向了另一个方向。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苏两大国已经形成冷战格局,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处于南中国国防前哨要地的海南,不得不“加强防卫、巩固国防”。当时海南的工作主要有两项:练兵和土改。

     “在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备体制下,海南很多建设不能搞,不能发展大中型工业和加工业,主要是进行原始的、初级的农产品、渔产品、林业、盐业、制糖业、采矿业以及橡胶种植生产。”高晓燕在所著《新中国海南的社会发展》一书中描述。

     “把海南岛变成一个橡胶岛”是时代的呼声。因为西方国家严厉的封锁和禁运,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缺少重要战略物资——橡胶,所以“橡胶事业是国际事业,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1951年4月,国家给海南发放贷款5万元,支持226户胶农恢复生产;同年8月,海南垦殖局成立,组织领导海南的垦殖工作;1952年,政务院和中央军委抽调部队参加垦殖建设,组建海南林业工程第一师,并陆续派部队转业干部、南下干部和科技人员到海南参加开发建设。7万垦殖大军分布全岛。

     而土改,则是要从政治上、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当代中国的海南》记录,海南汉区的土改,是在经过了一年来剿匪肃特、抗美援朝、国防建设,应付可能到来的战争的情势下进行的,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肃清外币,禁用银元

     人民币成唯一合法本位币

     访问中,大部分70岁、80岁的老人对解放时的钱币印象不太深刻。“太穷了,几乎没见过钱。”83岁的温华梅记得长辈们说过,解放前,有港币、美钞、叻币(马来西亚、新加坡与文莱在英殖民地时期,由英殖民政府所发行的货币)、暹铢(旧时泰国币)、越币等外国货币在海南流通,有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发行的光银代用券,还有各种版别的银元。

     解放前后,海口市是各种货币的总汇地;东路的文昌、琼东、乐会华侨之乡大都使用港币、叻币和暹铢;中路的定安,西路的澄迈、临高、儋县、感恩等县使用银元杂以越币;西南及中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银元或采取物物交换。

     《海南省志·金融志》记载,解放前后,由于市场流通的货币在县、市之间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有一定的差异,且经常变动,因此,有炒买炒卖外币和银元的投机活动。海南军政委员会为统一国家币制,稳定海南金融,于1950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分行成立之日发布布告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的本位币,自即日起一切交易、买卖、债息、票据、契约、出纳等行为,均须以人民币为本位。在6月9日以前之一切债务、债权、契约、合同等,均须按照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分行牌价折合人民币改订,否则在法律上不发生效力……

     与此同时,1950年5月26日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金融小组,28日接收6家国民政府官办银行:中央银行海口分行、农民银行榆林办事处、中国银行海口支行、交通银行琼州支行以及地方银行(广东省银行海口支行、海南银行)。

     此后中国人民银行榆林、文昌、琼山、万宁、澄迈、陵水、儋县、嘉积、临高、 乐会、定安、新民12个县级支行相继成立。1951年10月5日,人民银行自治区中心支行在通什成立。到1955年,全岛共有支行 20个、储蓄所8个、营业所77个。

     有了遍布全岛的分支机构,人民币就可以迅速地占领海南城乡市场。“各市县人民银行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了肃清外币、禁用银元的货币斗争,以及收兑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光银代用券的工作。”史料记载。

     资料显示,到1951年6月底止,海南岛一年间收兑港币208.3 万元,叻币94.7万元,美钞6.5万元,暹币13.8万铢以及一些越币。

 

相关链接:

一季度海南经济运行十大亮点
2014年海南经济运行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超3500亿元
法制护航生态建设 绿色红利惠及海南经济
众人眼中的海南经济:新常态创造发展新机遇
服务业占全省GDP比重达51.9% 撑起海南经济半壁江山
海南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6元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