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丰收的梯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吴建华 张杰 摄
农业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农耕文明
土地,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与当地民风民俗的发源紧密相连。柯佑鹏说,农业文化遗产是融活态性、动态性等特点为一体,包含生物资源、生态景观、民俗文化、传统村落、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等在内的复合型农业生产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
与实体农业密切相关的精神层面的内容,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如传统知识、节庆日、民俗歌舞等。每项农业遗产都是一个完整系统,实体农业与民俗文化不可分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文版专家委员会委员刘红婴说,不同的农业实体,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依赖其相应的农业实体。
在海南岛这片土地上,先民们在劳作时,也创造出了不少的习俗文化,孕育出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民俗文化。参与海南农业文化遗产调研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盛红说,例如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系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梯田耕作过程中,黎族人民就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人文艺术,黎族舂米舞、“牛日”、“三月三”等烙上了梯田农耕文化的印记,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理念。
据牙胡村民介绍,在风调雨顺、丰收季节,村里妇女在繁忙的舂米劳动中,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情感,敲击舂桶以为音乐、并跳起欢快的舞蹈。
在海南苗族村庄则沿袭着“吃糍粑不拍灰”、“不能踩三脚”等生活习俗。据传,早年正月间,苗家人正围着火炉烤糍粑,突然闻讯财主来了,一家人各抓一块糍粑夺门逃跑,边跑边吃,顾不上拍去糍粑的灰,结果避免了一场劫难。以后为了纪念祖先,苗家人吃糍粑不拍灰就成了习惯,把不拍灰的糍粑给客人吃,则表示亲热,意为把客人当作一家人。
海口火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上,则保留了火山人创造的石头文明。走进荣堂村、儒豪村,其房屋墙体和路面全部是玄武岩石砌成,古色古香,叹为观止。村里一栋房子就是一段历史,从外面看,石头墙外表平整,每块石块却呈不规则的形状,石头之间不用泥灰粘合;从里面看,石头墙却凹凸不平,石头之间漏进光线来,就像一张大筛网。不仅房屋,农具、家具也有不少是以火山石为原料,如石磨、石臼、石舂、石桌、石凳等。
作为荔枝原产地之一的海南,更是留下了不少的荔枝诗词。明代正统年间,海口琼山诗人邢宥的诗提到“匝花海上琼芝秀,含液枝头锦荔嘉”。而海南琼山籍的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在离乡之后,还念着“故乡 荔子正尝新”的佳事,并作有《荔子》诗:“世间珍果无加,玉雪肌肤窜绛纱,一种天然美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表示,和其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保护的是一种农民仍在使用并且赖以生存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民就是以“村民”的身份呈现给游客,而不是变成景区内的“演员”。
海南农业文化遗产
有待重新挖掘
农业文化遗产对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调研中也发现,我省不少农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可惜,可惜了!”在对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研时,不少专家感叹道:永兴镇建中、罗经、永秀村等,曾经随处可见的百年以上荔枝树,如今砍伐严重。调查发现,在1950-1970年代调查的优株中,如今许多已不复存在。“南岛无核荔枝母树,2009年被砍掉了。”海口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宙遗憾地说。
据介绍,至上世纪60年代,羊山地区有野生荔枝母本群6万亩之多,形成了世界罕见的野生荔枝母本群,有130多品种,其中58个品种为优良品种,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荔枝种质资源库,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但是,羊山古荔枝群经过了几次大量砍伐。王宙介绍,一次是“大跃进”时期被砍伐烧火“大炼钢铁”。1990年至今,实生野荔枝生产的果实市场竞争力不佳,而荔枝木材属于红木,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农民被利益驱使而砍伐改种或嫁接。
牙胡梯田,也已“衰老”,曾经作为牙胡村粮仓的地位,也日渐衰落。记者在牙胡梯田看到,不少农田田埂崩塌损坏,无人维修,部分梯田被改造为香蕉地,耕地撂荒也越来越多。牙胡村党支部书记王光村说,种一亩水稻赚不了什么钱,大多数农户只是作为自己的口粮。香蕉等经济作物价值高,所以很多农民开始改种。此外,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到外地打工,留在村子里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上山种田不方便,就撂荒了。
专家们担忧,如果牙胡梯田得不到保护开发,未来将极有可能堙没于历史。省农业厅休闲农业发展局副局长邢诒铁说,海南农业文化遗产未来在休闲农业开发等方面也是一笔不小的宝贵资源,这些财富需要充分挖掘。
柯佑鹏认为,“海南不少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农耕文化,而且还有丰富、美丽的生态景观,是开发休闲农业的很好资源。”
相关链接: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