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10时30分,“2015儋州粽子文化推广季”活动将在海口市明珠广场闪亮登场
发展现状
制粽高手在民间
海陆美味竞风流
作为儋州粽子龙头企业的儋州广和食品有限公司,其负责人田传明曾演绎过现代版“三顾茅庐”故事。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故事,是因为儋州粽子历史悠久,制粽高手在民间。
那是10多年前,儋州广和食品有限公司刚刚涉足粽子行业时,田传明虚心求教,深入社区和乡镇寻访制粽高手。
“2006年4月初,当得知那大镇有一位年逾八旬高龄的老太太何氏在制粽上很有经验,我放下手头的生意前往拜访。但连续两次都无缘遇见,直到第三次,才终于面见何氏,让我学到了儋州粽子的很多传统技法。”田传明回忆道,“像这样走访民间制粽高手,我先后请教过50多人。”
儋州粽子的其他厂家负责人,虽然没有跟田传明一样遍访高手,但不少厂家拥有祖传“绝活”,“五色粽子”和“五哥粽子”就是两个突出代表。
“我家生产的粽子有五种颜色,包括红米粽、黄米粽、黑米粽、白色原生态粽、浅红浅白相间的红豆粽。”儋州“五色粽”传承人莫丽玲说。据介绍,“五色粽”起源于“五色饭”。在饮食上,苗族制作的“五色饭”,用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蒸成。颇具民族风味的“五色粽”畅销省内外市场,成为儋州粽子色香味俱全的重要代表。
说起“五哥粽子”,就不得不提一首流传很广的儋州山歌:“长坡米烂洛基粽,王五狗肉香透胸。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继承“洛基粽子”风味的儋州“五哥粽子”店负责人陈照用,与妻子黄秀英经营的夫妻店,由黄的祖母韦长妹亲手指导。拥有祖传配方的“五哥粽子”,由糯米、本地蛋黄、五花肉、自制调料组成,不需要市面上的香料,而是以古法精制而成,经过蒸煮熟透后,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
儋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朱秀扬介绍:儋州粽子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品种丰富。比如,海边居民做的粽子,鱼虾等海产品是必不可少的原料;而进入内陆地域,居民做的粽子原料多以猪肉、豆类等为主。
各具风味的儋州粽子系列产品,销量连年递增。市政府统计显示:2013年,儋州粽子产量超过600万个,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2014年端午节期间,共卖出“儋州粽子”750多万个、销售收入超过9000万元。今年端午节尚未来临,儋州各粽子厂家就已收到多笔订单。按目前势头来看,产销量有望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未来走向
富民兴市儋耳粽
纵横整合大产业
粽香熏得游人醉,直把儋州作粽都。
读者朋友,端午期间来儋州旅游吧。走进儋州大街小巷、村村寨寨,粽子香味随风漫溢。此香此味、此山此水、此情此景,让人在这醉美氛围里流连忘返。
儋州无处不粽香,这意味着粽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该市“广和粽”、“美乐美”、“五色粽”、“五哥粽”等30多家具备常年生产能力的粽子厂家,无不是一派繁忙景象。据儋州市商务局统计,2014年该市粽子产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在1万人以上。
具有就业规模的儋州粽子业,正在冲刺大产业。儋州市粽子行业协会理事长田传明说,由于该市生产厂家纵向整合、优势互补,今年“儋州粽子”预期销售目标至少800万个、销售收入将突破1亿元。
除了自身纵向整合不断做大做强,儋州粽子产业还与其他产业横向协作,发挥产业溢出效应。2014年,由于推出“品香粽、摘黄皮、游儋州”活动,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2.1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449万元。今年一季度,“东坡文化体验之旅”使全市共接待过夜游客31.80万人次、同比增长12.10%,实现旅游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2.50%。“大量游客在直接成为儋州粽子产品消费者的同时,还通过口碑传播将其影响力扩展到琼岛内外。”市旅游局局长李洪涛说。
谈及儋州粽子产业的发展,儋州市长张耕指出:“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推广季活动,促进生产销售常态化,尤其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儋州粽子’地理标志认证审查,打响‘金字招牌’,进一步增强‘儋州粽子’知度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关链接:
“儋州粽子文化推广季”6日海口启幕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