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承芬手抄的《更路簿》 于伟慧 摄
这是海南东部的一个滨海小镇——潭门镇,与毗邻的另一个小镇博鳌并称琼北两大“明星小镇”。
这里依然遍地都是船长——那种真正的船长:能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而不是像今天那些衣冠楚楚、依靠GPS和自动罗盘行船的船长。
潭门渔民就这样世世代代犁波耕海,以大浪船下过的豪情,以拓荒者的气概,绕过暗礁,战胜急流,行船千里石塘,扬帆万里长堤。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翻开发黄的本子,眼前突现海水茫茫,耳边骤响涛声阵阵。
行走在潭门镇,街边老爸茶店里,往往能看到在南海上漂了近两三个月的船老大们,悠哉地一边喝茶,一边和熟络的人们分享着南海里的那些故事。
79岁的老船长苏承芬家传的《更路簿》,把浩瀚的南海装进了一本小小的册子里,把潭门厚重的历史浓缩在一页页薄薄的纸张上。从13岁开木帆船,到69岁上岸,苏承芬的足迹遍及三沙的三塘(蓬勃礁)、白峙仔(盘石峙)、双峙(双子峙),数十次到黄岩岛捕捞。
苏承芬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的代表性传承人,只凭一个航海罗盘和一本手抄的《更路簿》,在南海闯荡50余年,从未发生过迷航。在简陋的帆船时代,没有现在的导航定位系统,渔民们如何辨别方向和海流的呢?据《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上记载的潭门船长彭正楷回忆:“在海中测验水流正常与否,是用炉灰捏成饭团一样,抛入水中,看其溶解程度如何,如果炉灰团只溶解一点点就沉下去,则水流正常。若炉灰团很快溶解或被冲走,则水流不正常。此时,就要从中窥测水流方向。”
游客们七嘴八舌地发问:“潭门的渔民就是以打鱼为生?”渔民们坦然回答:“我们是不打鱼的渔夫。”原来,在中国,不管山东、浙江、福建,还是广东或海南其他地方,所有渔民都是在船上捕鱼、在水面劳作。只有潭门镇的渔民是到三沙的珊瑚礁中潜水作业,捕捞生活在珊瑚礁中的海珍品。哪里有珊瑚礁,他们就奔向哪里。每年冬季11月—12月,东北风起,潭门渔民们便驾船南下,去往南海作业,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西南风起,渔船就会满载而归。
(编辑:蔡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