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盘点海南岛历史上的高温干旱 道光三年饿殍载道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刘贡 时间:2015-06-08 10:30:54 星期一

  在儋州农民们为水牛“洗澡”降暑  陈元才  张琳 摄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这是海南古代的一条民谚,今天看来依然不差。

  海南岛气候宜人,有得天独厚的一面,但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全岛中部高山隆起,造成了气候的地区性差异,东湿西干;年平均气温南比北高,但极端高温却出现北部;四季不分明,旱季和雨季又十分分明。

  近两个月,海南岛不同地区的人们纷纷在微信上比哪里更热。三亚市民说:“半年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这接连停水、停电的日子怎么过?”但海口市民一看天气预报,便反驳:“三亚温度还没有海口高,我们每天上午、中午户外如烤!”西部地区如东方的市民更是不服:“你们哪有我们热,我们经常刮焚风!”

  那么,现在的海南算不算极端天气?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解释,自2014年夏季以来,赤道中太平洋表面的海温较常年偏高,此状态一直持续到2015年6月。这一年来,海温异常分布,抑制了西太平洋(南海)上空的对流发展,致使海南岛上空的降水减少。5月,五指山、陵水、昌江、保亭和三亚5市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其中三亚降水量仅3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多。

  吴胜安认为,这种高温天气是因为我省海洋大气异常,而导致海洋大气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和加强。

  6月5日,来自省三防办的消息称,持续高温目前已造成我省昌江、三亚、陵水、白沙、保亭和儋州等多个市县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水库干涸、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缺口大。据省三防办对目前全省干旱面积的统计显示,我省干旱程度虽未至严重干旱级别,但未来一个月时间内若无大范围降雨,旱情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在海南,“高温”与“干旱”就像一对手足兄弟。作为危害程度仅次于热带气旋的海南主要气象灾害,本季的干旱被称为气象干旱(其它干旱类型有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干旱)。而干旱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洪涝。

  “在海南,少雨或无雨,若再加上干热风、高温、热浪的共同作用,旱情将更加严重。”吴胜安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海南的旱季,属气候性干旱即使是雨季,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也时常发生夏旱或秋旱,一些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海南省的干旱一般分为春旱(2-5月)、夏旱(6-8月)、秋旱(9-11月)、 冬旱(12月至次年1月)和连年旱。

  解放前旱灾

  稼如火烧 饿殍遍野

  “干旱在海南出现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平均每1.3年发生一次,即使在雨季,也经常因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出现夏旱或者秋旱,有的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曾参与编制《海南省气象志》的陈明说。

  查阅史料,海南历史上干旱时间最长的是清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至道光四年七八月,“久遭旱灾,小熟失收,杂粮亦绝收。蝗虫漫天遍野,所过禾表一空,饿殍载道,民多流亡,卖男女渡海者以万计。”

  但海南最早记录的旱灾发生在唐永贞元年(805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琼山辜玑拨迁琼州,任军民指挥,因田禾伤旱,劝民凿井导泉灌溉”。

  此后是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光绪《临高县志》记载,“绍兴己巳大旱,井泉尽涸,斗米钱千”。省三防办编制的《海南省千年自然灾害史料集》收录,从1149年至1949年,共有125年出现过大旱。其中,出现饥死、饿死,或浮肿死的年份有14次。

  如清顺治九年(1652年),澄迈县“二、三月岁大饥,斗米价腾三两,草根木实无不掘尽,竹实每升一钱六分,饥殍遍野,积尸堆骨”。又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万宁“受旱八万多亩,稼如火烧,两造失收,乞讨四起,全县饿死4万多人;屯昌7个月没下过透土雨,因缺粮缺盐,上万人患水肿病”。

  旱灾流传在民间的记忆里,变成了各种俗语,“壬寅癸卯,火烧稻”指清光绪二十八、二十九年(1902、1903年)连续两年大旱;“室家相弃散,求生者道途相望”指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感恩大旱;清同治九年(1869年)文昌“土裂井枯,赤地千里”。

  历史上,海南每次大旱轻者粮食减产,重者人畜饮水困难。粮价暴涨,老百姓就吃笋、草木根、槟榔芯,采野菜。如果又碰上蝗虫、瘟疫,更是苦不堪言。有时,天灾还要加上人祸,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屯昌全县大旱时,日本侵略者强迫百姓做苦工,饿死病死六千多人。

  解放后旱灾

  河水断流 定量供水

  1977年出现的大旱是海南解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干旱。

  如果说古代的气候灾害只能用文字进行描述,那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技术的增强,许多气候资料就可以用数据来说话了。已退休的海南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林熙介绍,海南岛唯有海口资料年代较长,到1958年,全省各市县气象站才建立。

  吴胜安调出的资料显示,从1975年的11月起持续大旱至1977年底,长达两年多。“各地雨量普遍减少3~6成,全岛有9成江河断流,南渡江、昌化江出现了历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有8成以上的山塘水库干涸,120万农村人口及牲畜饮水困难,部分地区组织交通工具到边远地方拉水,按人口定量供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记载。

  吴胜安统计了解放后的几次大旱。1968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海南岛12个市县相继发生春夏旱或夏旱,连续旱日期30-76天。1969年4-11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38%,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47%。1969年12月-1970年2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66%,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63%。1977年5月-1978年1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34%,1000多宗山塘水库干涸或水位在死库容以下。1979年12月-1980年4月,海南全岛降水偏少69%,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76%。1979年10月至1980年5月,海南岛遭受持续8个月的大旱,造成近500条河流断流。1984年1月-3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33%,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84%。1983年11月至1984年8月,全岛19个市县普遍发生旱灾。1987年8月-10月,全岛11个市县秋冬春连旱,8个市县连续旱日超过150天。1988年1月至10月,海南出现全省性干旱,全省超过900条河溪断流,7900眼水井干涸,700多个小型水库干涸,14个中型水库水位降到死水位以下,最大的松涛水库也接近死水位,近5500个村庄百多万人饮水困难。

  建省后的最大一次旱灾是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86%,南部的严重干旱区偏少90%。吴胜安解释,2004年海南经历了“无热带气旋影响年”,从9月至2005年7月,出现继1977年全岛性大旱之后的又一次全省性大范围的四季连旱。

  谁能解干渴

  人工来“增雨”台风是“喜雨”

  近50年来,影响海南岛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出现在1976年 11月至1978年4月的连年旱,连续干旱时间长达一年半。

  这一次,比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1943年还长6个多月,旱情十分严重,各地雨量普遍偏少6成或6成以上,全岛有9成的江河断流,最大的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出现历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8成以上的山塘水库干涸,全岛120万农村人口及牲畜饮水相当困难,部分社队组织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牛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到边远的地方运水,按人口定量配给。全年农作物受旱占种植面积的43%,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流量同比减少七八成,严重的干旱,造成水电站发电量下降,严重地影响工农业用电。

  2004年的旱灾,亦是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旱,牲畜饮水困难,到2005年3月,已经64条中小河流断流,有10座中型水库的蓄水位已经降到死水位以下,其中文昌市的湖山水库已经干涸,1000多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已经发生干涸,近150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文昌、琼海、万宁、乐东、昌江、三亚6个市县的13个乡镇甚至发生海水倒灌,造成213个村庄2.7万人饮水困难,2.65万亩水田因水源咸化无法灌溉。

  新中国出现旱灾,海南岛没有死人,气象工作者专研“人工增雨”之法,促使水务工作者努力修水库蓄水。

  “人工增雨,也是要有云才能实施。”林熙说,过去,大家守候很久等到天空出现了云,就用三七炮向云中打碘化银,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形成降水。或者开飞机,靠近云撒播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催化剂。

  “开飞机去人工降雨还是很危险的。” 林熙回忆,但三七炮不能移动,因此许多人工降雨都不成功。

  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何媛介绍,2014年7月,该中心在乐东县猕猴山、东方市玉龙山、五指山毛阳镇和昌江县霸王岭中西部山区安装了4台地基人工增雨远程遥控暖云催化剂发生器,简称“烟炉”。烟炉作业成本低、指挥环节少、不受空域限制、可全天候作业,有效弥补了火箭增雨作业的局限性,提升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和覆盖率。

  2015年3月,在海口、琼海市政府资助下,我省再引进了2套使用GPS定位的全自动车载人工增雨火箭发射系统。不过人工增雨毕竟力量有限,往往最终缓解旱情的,还是台风。此时台风季节到来,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接它,甚至称其为“喜雨”。

  海南干旱 六年一遇

  海南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吴胜安认为,根据灾害性气候事件的定义和海南干旱发生的实际,长时期干旱的指标是:海南干旱区划中干旱最严重的区域(昌江、东方、乐东、三亚和陵水5个市县)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大于-1.0(SPI≤ -1.0,即达中旱阈值),且持续3个月,其中有1月值不大于-1.5(即达重旱阈值)。12月的值根据具体情形(因为须持续3个月才能算过程),可算在当年,亦可算在次年。

  根据该指标进行排查,1966年至2012年长时期的干旱过程有8次(见下表)。平均来看,这些长时期的干旱过程出现的频率接近是6年1遇,低于强台风和致洪暴雨。这与海南的热带湿润气候是相一致的。

 

 

相关链接:

海南高温不断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电力缺口逾60万千瓦
海南高温补贴每人每天10元 不发放克扣可投诉
乌鲁木齐大雪纷飞返冬季 海南高温预警需防中暑
“夏天”提前报到 海南高温天气将持续至28日
本周海南高温不再 雷阵雨暴雨来“造访”
端午期间海南高温少雨 气温高达38℃慎出行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