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
原红七军的部分人员,其中有多位海南籍人士。后排站立者中,左一左二为云广英和陈英夫妇,左四为张云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广大海外侨胞义愤填膺,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竭尽全力支援祖国的抗战。除了捐款捐物支援抗日前线外,还纷纷回国直接参战。据统计,抗战爆发后,从世界各地回国参战的华侨青年学生与工人约有1万人,其中约有2000名左右分赴延安和华中、华南的敌后战场,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
仅在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和工作过的华侨青年就约有600多人,海南籍的华侨青年和南侨机工约有数十人。
在新四军中参加抗战的华侨青年,也不下400人,仅在新四军军部各机关和直属支队的华侨就有七八十人。皖南事变中,数以百计的归侨战士被残害,仅被国民党当局囚禁于上饶集中营的归侨将士就有24位(海南籍的归侨具体人数不详)。
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熟知琼崖纵队和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的归侨志士,以及奋战在滇缅前线的南侨机工们。而对在延安八路军、新四军中参加抗战的海南归侨华侨的状况,除了周士第、庄田、何英、谢飞等知名度较高外,其余同志则了解甚少。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笔者根据有关资料,着重分类介绍其中的22位归侨将士。
著名的归侨将军
在侨界被誉为著名的归侨将军约有30多位(包括琼崖纵队中的归侨将军),而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参加抗战的海南籍归侨将军有周士第、庄田、卢汉、符确坚等四位。
周士第(1900—1979),又名周土梯、周力行、周平,琼海人,新马归侨。1924年,周土第考上黄埔军学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进入北代军“铁甲车队”任副队长、队长,并在同年加入中共。之后在叶挺的独立团中任营长、团参谋长,代理团长等职。1928年8月1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25师师长(党代表为李硕勋)。起义失败后,党派其经香港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之后因病赴马来亚,新加坡治病与务工。1929年回国,后到达江西苏区,在红军大学当教员。1934年10月参加万里长征,任十五军团参谋长,到达陕北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在军队中任要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防空军司令员、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庄田(1906—1992),名庄言,原名庄振风,曾用名庄龙蟠,万宁人,新加坡归侨。1923年庄田赴新加坡,先后在荷兰、英国的外轮当海员,1926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12月赴苏联,入红军步兵学校学习。1932年回国入中央苏区瑞金,任过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继续在红军中任要职。抗战时期在延安抗大任过教育长等职。1940年被党中央派回琼崖,先后任中共琼崖特委常委、独立总队副总队长、琼纵副司令员,协助冯白驹抗击日伪军的“蚕食”与“扫荡”,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1947年,奉命到中共桂滇边工委工作,组建桂滇边纵队,任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高级步校教育长、海南军区司令员等职。1961年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军区顾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卢胜(1911—1997),原名卢家扬,曾用名李胜,琼海人,新加坡归侨。早期卢胜在家乡参加红军,1928年赴新加坡,1929年在新加坡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共产党员。1932年回国到达福建,参加了3年的游击战争,任过营团长等职务。闽粤边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后,卢胜历任新四军苏皖支队第三纵队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地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政委。师长、纵队副司会员、军政委等要职,参加过孟良崮、解放上海等著名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第23军政委,后历任福建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符确坚(1906—1972),原名符敦秀,文昌人,新加坡归侨。1925年,符确坚飘洋过海到新加坡谋生,在工厂内参加赤色工会等革命团体,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经组织介绍回故乡参加革命,任过区、县委书记。1934年经香港到达福建,后进入中央苏区瑞金。1934年10月参加万里长征,到达延安任过财政部秘书长等职。1937年申请到新四军工作。在军部任机要秘书、干部科长等职。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历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师组织部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1948年后任华东野战军四纵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23军副政委、政委,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