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汪海永、孙孟辉:用生命建起来的西沙气象站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苏庆明 时间:2015-07-20 09:28:25 星期一

西沙站民兵进行军事训练

  既要业务全能

  也要会扛枪

  成功发报,只是西沙站走出的第一步。8月时,汪海泳回了一趟广州,要人,要器材。9月初,他领回了北京气象学校高空观测组的5个人和海南气象部门高空观测组的组长,广东气象系统七八个军人出身的报务员及观测员。“这下我们兵强马壮了。”他说,随着人员和物资先后抵达,西沙站终于建起了高空观测站,也有了制氢室和机油房,发报也不用再手摇了,还盖起了木板房。

  这时,西沙站的观测功能逐步完善,地面组监测地上风向风速、温度温度、气压、能见度、降水和雷电情况;高空监测组可以监测25公里内高度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及等压面高度。

  但在生活上,气象员们仍然要面对极其艰难的局面。汪海泳反复强调,这个站的建立要冒着生命危险,绝非夸张。

  这些困难,一方面体现在饮食上。汪海泳说,岛上粮食主要靠海南补给,但一刮台风海上航行中断,他们面临缺吃无喝的局面。“蔬菜没有了,淡水也没有。挖井,水又苦又涩,也得喝!”他说,“有一次断油两三个月,有人发现有桶油还没用,大家就拿来做菜,结果吃了又拉肚子又吐,才发现那是轻柴油。”另一方面,医疗也没有保障。当时鸟肥公司有卫生员,但只能看看感冒。一名公司员工得了阑尾炎,没有船送回去,终于不治。

  安全也是一大隐忧。“敌人飞机天天来捣乱,最低时飞离海面不到10米。我们在海上还和敌方士兵碰过一次,”回忆起安全,汪海泳还讲起一个笑话,“有天晚上敌机突然给我们扔一箱东西下来,我们以为是炸弹赶紧疏散,后来才发现是粮食,他们摸错地点投给我们了!”

  正是这些致命的困难,促使汪海泳做出决定:每个气象员都要把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和报务3项本领学会;所有人都要参加军训,练习投弹、打枪;全面开展种菜、种粮。“我的理念只有一个:死了一个,后面的能接上!”

  经过艰苦奋斗,西沙站逐渐步入正轨。除了非专业出身的未能掌握发报技术外,所有人基本都可以对付其他业务;岛上养起了猪,种起了菜。

  1958年5月,完成建站事业的汪海泳离开永兴岛。孙孟辉则以站长身份,驻守到1965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沙站为我国海洋气象监测作出了巨大贡献。回首历史,汪海泳心灵仍然颤抖:

  “我们的精神寄托,曾经都在上面。”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