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国籍。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
1982年马海德在三亚为孩子作检查。 黄一鸣 摄
一九五O年马海德与海南的医务人员一起合影。
中央电视台一套的黄金时间刚刚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历史永远铭记》,讲述了著名国际友人、美国医生马海德在经宋庆龄介绍到陕北苏区进行医疗考察后,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苏区群众的感召下,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生活留在延安,用高超医术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建立我国卫生医疗体系的感人故事。从荧幕上,海南的观众可以获知,战争年代,马海德在枪炮的硝烟中冒着危险救治了一位又一位伤患。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国籍。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帮助新中国创建起了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在麻风病的防治上倾注了其后半生的全部心血。但少为人知的是,这位马海德医生,曾亲自率领医疗团队来到海南,对全岛的麻风病的防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同时,又为海南培养了一批皮肤病防治的业务骨干。最终,这种当时人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马海德医生的贡献,历史永远铭记,海南永远铭记。
为医
时刻怀抱父母心
9月26日,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暨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的大楼里,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如既往地来来回回穿梭着。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一天是在抗战时期自愿参加中国革命事业的著名美国医生——马海德的生日。
原名乔治·海德姆的马海德,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一个炼钢工人家庭。193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为了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上海,由此也开始了他在中国55个春秋忘我奋斗的人生历程。
1958年夏天,以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顾问的身份,马海德带领着中央皮肤性病防治队从北京来到海南岛,开展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后来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的范廉洁曾是当年从北京随行的防治队中一名医护人员,他在回忆文章《马海德大夫在海南》中说,当时来到海南岛的目的是要对海南黎、苗族地区的麻风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防治,并为海南培养一支专业的防治业务骨干队伍。
防治队的第一站是海口市的秀英麻风病院。范廉洁还记得,马海德带着全队的医护人员去为住院的患者检查,“当时我们都是初次接触麻风患者,因此都按照隔离要求,头戴消毒帽,身穿隔离衣,戴上口罩和手套,穿上隔离靴,全副武装才到病区。五月的海口天气十分炎热,我们这身打扮不久就全身被汗湿透,回来后隔离靴中可以倒出汗水来。有一位女护士曾热昏在现场。”
但是,面对麻风病人,马海德的着装与范廉洁他们不同,只穿了一身工作衣,不戴手套口罩,也不穿隔离靴。
马海德的这一“与众不同”给跟随着他学习的海南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曾有15名海南医专应届毕业生接受了马海德的培训,今年78岁的李庆兰是其中的一位学员。他说,那时世俗的目光对麻风病人是歧视和恐惧的,就算是专业的治疗医生和护士,每次接触病人都是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只剩下眼睛露在外面。可马海德不同,他只穿一身白大褂,一身普通医生的装扮,甚至连手套都不戴就与麻风病人握手,在给麻风病人做检查时甚至把病人的脚放到自己的腿上仔细观察。工作结束后,马海德就按正常程序用肥皂给自己的手和身体进行消毒。
马海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给了跟随着他的医护人员,以及海南年轻的学员们一个概念:麻风是传染病,但是只要预防得当就不会感染。范廉洁说,我们看到马大夫的实际行动,对麻风的恐惧感逐渐减轻了,慢慢地也就不再全副武装了。
而马海德和蔼亲切又不避忌的态度,让病人的内心感受到了温暖。在秀英麻风病院开展工作的最后一天,为了表达对马海德及防治队的感谢,院里的麻风病友们特地化妆上台表演了一出地方戏曲。听不懂方言的范廉洁并不知道当时患者们表演的是粤剧还是琼剧,但是,“我看马大夫那样聚精会神地在看,在听,虽然我知道他听不懂,因为我也听不懂,但我想他是沉浸于看到麻风患者载歌载舞又回到了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中,而感到莫大的慰藉吧!”
为师
严于律己律学生
在秀英麻风病院完成工作后,马海德带着防治队和学员们深入到海南岛的黎族、苗族村寨中,开展麻风病的普查工作。虽为领导和老师,当下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时,马海德从不要求特殊待遇,他与学生、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学员朱文皓还记得,有一次在乐东普查工作快要结束时,因台风暴雨的袭击公路桥被冲坏了,汽车不能通行,为了及时转点,整个防治队就背着行装冒着烈日整整走了两天赶到崖城。行走时,穿着“海陆空”鞋(一种用汽车轮胎制作的鞋子)的马海德健步如飞,坚持不肯坐牛车,那股劲头连年轻的小伙子们都自叹不如。
范廉洁至今对当年海南地区的蚊子印象深刻,“我们睡在黎族同胞的茅屋中,又闷又热,蚊子又多,晚上虽然有蚊帐也防不住,一夜挥扇不止,直到下半夜两三点才能睡一会儿。”尽管休息不好,已经年近五旬的马海德,第二天一早和防治队的队员及学员们一样,同时起来开展工作。“他穿个背心短裤,脚上套双拖鞋,带领我们在一个村寨检查数日后,又转移到另一村寨,不知疲劳完全忘我地工作着。”范廉洁说。
防治队的普查工作开展得细致又认真。范廉洁还记得,有一次防治队和学员们来到了深山之中的一个麻风村逐个为患者做检查,结果马海德发现其中有好几名叠瓦癣患者被误诊为麻风而留在了麻风村中。经确诊排除后,这几名患者对马海德医生连连道谢之后,高兴万分地离开麻风村回家去了。当时马海德就深有感触地说,‘多么需要有经验的医师来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服务啊!一次误诊,就可能断送人家的一生,甚至全家的幸福。”
正是出于这种责任感和迫切感,马海德在平时的业务学习和体检过程中,对学员们的要求特别细致。“病历书写要仔细,体检时连一小片皮损或某些微小的体征都不能轻易放过。”马海德的这些教诲深印在王弗彬等每一个跟随上课与学习的学员们的脑海里。马海德在教学和医疗上的严格要求,使在防治队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教育。在短短的三个多月中,这15名年轻的海南学员学习到了许多以前在学校都学不到的知识与品格。防治队工作结束后,这15个人都留在了海南工作,分布在全岛各地,成为海南皮防战线上的一支骨干力量。
情牵
始终关心海南麻风病防治工作
虽然结束了在海南的工作,随后又继续在国内其他地区开展性病和麻风病防治工作,但马海德对于海南防治工作的进展始终关心。
1980年代,因健康原因,马海德曾几次前来海南三亚休养。虽然是在养病,可对于群众的健康问题,马海德始终关注。期间,在当地卫生部门的安排下,马海德曾与其他国际友人多次到鹿回头周围的黎村里,挨家挨户对当地村民的居住、用水、防病治病情况进行考察,还主动给黎族同胞检查身体。1984年,马海德又一次前来海南三亚疗养,疗养期间,马海德还在已在海南各市县皮防部门工作的学员的陪同下,到琼海、文昌、海口等地的麻风病医院看望麻风病人,指导工作。听说马老来了,学员李庆兰等特地赶到三亚与老师见面,畅叙20多年前的师生之情,“马海德老师很关心海南的麻风病防治工作情况,反复询问。他又再三要求我们坚持向社会灌输一个概念,即麻防工作最困难的问题是宣传工作,要向党政领导宣传,向医务人员、麻风病工作者、病人、群众宣传,把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概念告诉给每一个人并让他们接受。”
马海德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中国消灭麻风病。为此晚年的他不顾自己身患癌症,一直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马海德的夫人苏菲关于其丈夫的回忆文章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个片段:在病危的时刻,他还要求我为他读全国各地寄来的有关麻风的材料和信件。有一次,我念一封信给他听,是广东省一所麻风病院的患者联名写给他的,反映他们一个月只有12元生活费,天天吃白饭,连下菜的盐水都没有。我念完信以后抬头看见眼泪在他的眼圈里转,看得出他既伤心又气愤。他让我立即起草致广东省叶选平省长的一封信,请他妥善处理。这时他正发着高烧,用颤抖的手在信上签了名。其实此刻他的病情已经非常危急了。
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消息传来,李庆兰等人悲痛无比。直至今天,谈起恩师马海德,这批在海南皮防战线工作奋斗了一辈子的医者仍然抱着无限的崇敬,他们说,老师的品格、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
如今,马海德挂念的海南麻风防治工作已经颇有成效。“现在海南的麻风病患病率已由1965年的0.69‰降为如今的0.007‰,即10万人中只有0.7个患者,仅为当年的1%。”省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防治科科长许玉军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历史上由于卫生环境等原因,海南属于全国疫情高发地区,发病率、患病率均居全国前列,经过积极防治,麻风病如今得到有效控制,已实现基本控制流行的目标,“正是有了马海德医生,有了继承其理念的老一辈海南皮防工作者们,在几十年‘皮防’工作中坚持对海南全岛进行了细致的基层普查,大量地切断了传染源,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相关链接:
马海德夫人:延续丈夫未竟的事业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