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有积德之报
杨彦,字兆东,里赤村人。明代万历年初,参加贡生科考。府督学以正贡通年耄的文劣,属意于他。他知道后,力辞不就,情愿以岁贡。参加省试的同乡友人翁正思病逝省城,他亲自捐资扶梓归葬,乡里传闻他有善行积德。
杨彦以岁贡出任合浦训导。在位期间,有同金姓,年终清仓负库缗,他自愿捐俸代补足。后来升南康教谕,又擢胡州府教授。致仕回乡,一肩行李,清洁自持,严管子孙。嘉靖年间,他的孙子杨登翰领乡荐参加科举考试,丙午年考中举人,乡里皆以为是杨彦积德之报,《府志》把他祀在“乡贤”之列。
萧凤建“苦炼精舍”
萧凤,字世瑞,州城人。其父亲去世较早,由母亲抚养,所以他事母又孝又谨慎。母亲含辛茹苦,把他送去私塾读书。由于他非常聪明,性聪而严,诗文写得很好。
萧凤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时,设立在南京的国子监学相当出名,得到地方上士大夫的支持,他游学南监,一去六年。回来后,在城南隅筑室,成立诗社,别号敬庵,召集儋州一批士子写诗写对写文章,极盛一时。所以,《儋州志》说:“儋士多出其门”,“士大夫重之”。
后来,萧凤在其敬庵周围广种苦楝树。长大后,春天苦楝开花,蜜蜂翁翁,飘香城内,他把敬庵改名为“苦钅东精舍”,并书匾悬挂,成了明代儋州文人集会之所。
何希圣牙签万卷
何希圣,字克念,号蹶生,中和镇七里村人。祖上有一名进士,这种进士是参加进士科考试,主要考经义,因与进士科并列而被称进士。这类进士儋州还有多名,如顿积村的王霄,宣泮村的李迪,大成的邓公,有的坟碑还在,直书“XX公进士之墓。
何希圣少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自小聪慧,能强记博文,勤苦力学,熟悉经史而能贯通。《儋州史》称他“家藏牙签万卷”。由于“牙签”一词,《辞原》、《辞海》均没有注释,历来很多人弄不通其意。在《百家讲坛》栏目,看了纪连海先生讲“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之谜”才弄
清。纪晓岚有首诗:“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可见,“牙签”指书籍,因为古籍线装,系在书卷上作为标签,用翻检的牙骨制成的签牌称牙签,因此而把“牙签”代指书籍。纪晓岚是清代人,而何希圣是明代人,《儋州志》写于明代,用的典不是这里,而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绝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签饱蠹鱼”或孔尚任的《桃花扇·逮社》:“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可见,儋州古代就有一批博闻强记的渊深学者,敢用《辞源》没有解释的典故。
何希圣平生以藏书自娱,于世事淡泊,但事母极孝顺,其母至八十多岁寿终。当时按院,诸当道咸其奇才,叫他九应秋试,曾两次中副榜,即进士、举人两榜之后的最高分者,以恩选就业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字,为孝教老母而未致,隐居七里板桥,卒年六十二岁。何希圣应是儋州历史上藏书第一家。
沈瑛建“宝山别墅”
沈瑛,字廷珍,王五墟下边的历还村人。
沈瑛自小勤学苦读,博闻强记,被府学选送参加贡生科考而成为岁贡。他敦厚纯雅,孝友博字,以岁贡身份授儋州府的教授。教授任上成绩突出,可以高升,因母亲年老,不愿再仕,回家归养老母终身。
沈瑛的家境比较好,田庄较多。老母去世后,他在宝山上筑室建庄,名之曰“宝山别墅”。以别墅为基地,经常召集地方文人及士子吟诗作对,极盛一时,士论荣之。
陈瓒建“松堂书屋”
陈瓒,字本杰。在世时正值罗杰任知州,兴学风。陈瓒读书特别重视涉猎历史。他以历史为镜子,注意孝行,相当讲究礼节,被提学赵保选为社学师。
陈瓒担任社学老师,讲课引用经典,学生非常喜欢听他的课。当时,州西部一带没有学校,他辞去社学师,回家乡发动群众捐资办学,定名为松堂书屋。书屋建成之日,知州罗杰题诗祝贺,并赠诗陈瓒,荣耀一时。
相关链接:
"陵水印记"历史人文景观照片征集活动将启动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