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苗族发绣:青丝万缕织绣壮美河山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5-11-11 09:14:06 星期三

  走进海南民间工美大师作品展,如同走进了荟萃海南民间工艺品的璀璨世界——海南根雕艺术品、海南椰雕艺术品、海南黎族织锦、海南黎族陶器等百余件海南民间工艺大师作品依次排列,精彩纷呈。

  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民俗文化之瑰宝。特殊的地理和社会发展环境孕育了海南最具原生态、最为古朴和丰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也成就了一批优秀的民间美工传承人。

  日前,由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牵头主办的海南民间工美大师作品展和首届海南民间工艺作品创意设计大赛在海口鼎臻古玩城闭幕。连日来,广大工美爱好者闻讯而来,欣赏十余位海南民间美工大师的百余件得意之作。

  走进海南民间工美大师作品展,如同走进了荟萃海南民间工艺品的璀璨世界——海南根雕艺术品、海南椰雕艺术品、海南黎族织锦、海南黎族陶器等百余件海南民间工艺大师作品依次排列,精彩纷呈。

    苗族发绣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局部苏建强/摄

  人们在展厅的一角久久伫立、啧啧称奇。引他们驻足的,是由我省苗族发绣代表性传承人、五指山苗妹绣画艺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艺鸿带领11位同伴,用20个苗族姑娘的秀发,耗时1年绣成的长近10米、宽0.32米的《清明上河图》,其技艺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用头发绣成的?”“是的,用的是真正的苗族少女的发丝。”类似的对话此起彼伏,勾起了人们对苗族发绣这一古老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追问与向往。

  精挑细选获一挽青丝

  眉眼如画,被色彩鲜活的苗族传统服饰衬得愈发灵动。蒋艺鸿坐在绣架前穿针走线,远远看去就如同她的苗族发绣作品一般,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好一幅苗妹绣花图!在这喧闹浮躁的都市之中实在难寻。

  熟识了才知,这样沉静的气质,与她多年来身体力行,醉心于苗族发绣传承与发展事业密切相关。面前那匹发丝密布的绸缎上,每一个针脚都记载着她的一次躬身、一次凝神、一次拉抻,分毫不可偏差。如此长久下来,静心,成了蒋艺鸿生活处事的常态。

  但是,一旦放下绣针,谈起挚爱的苗族发绣,她神采飞扬的样子与刚刚的绣花苗妹判若两人。

  “苗族发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和欣赏价值。”蒋艺鸿不无自豪。她告诉记者,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惯常以刺绣的方式记事记物,即取各种象形图案绣在衣帽等布匹和丝绸之上,故有“穿在身上的历史”之说。

  最初,苗族发绣绣的只是简单的图案,其作用也仅仅是作为识别身份的符号,方便于分散生活在山上的族民,见面时判断对方是否为同族兄弟,增进感情。“当时,苗族先民们选用马尾作为材料,刺绣于自己纺织的土布上,颜色也只有马匹天然长成的黑白两种。”蒋艺鸿对苗族发绣的历史了若指掌,“后来,迁徙到海南岛的人们因为缺少马匹,开始改用更为柔软润泽的少女秀发替代马尾,并且渐成风尚。”

  为什么只能选用少女的秀发进行创作?并非故弄玄虚。蒋艺鸿解释,人的毛发千年不腐,12岁至18岁之间的少女发丝柔软坚韧,更是如此。又因这些毛发大多没有

  经过烫染和其他化学药品的伤害,散发着自然迷人的光泽,由从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的发丝创作出来的作品鲜活透亮,可供传世。

  再后来,苗族发绣这一门古老的东方艺术在海南苗族妇女的灵巧双手下,又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不仅改墨绣为彩绣,融画绣于一体,还变双钩为晕色,开发出了双面发绣和双面异色发绣等艺术形式,代代传承至今。

    坐在绣架前穿针引线的蒋艺鸿 苏建强/摄

  千针万线得一幅佳作

  长久以来,苗族发绣生产制作过程蒙着神秘面纱,不为大山之外的人们所知。这些年来,为了传承和发展苗族发绣文化,蒋艺鸿将苗族发绣从幕后引向台前。

  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苗族发绣生产制作过程十分严谨,要经过搜集头发、筛发、选发、分档、分色、软化、退脂、加工处理等多个步骤。仅以搜集头发为例,少女在与买方签订协议后的3个月时间里,不能再使用洗发水洗护头发,而是每次都要用买方提供的山茶油浸泡头发后,再用芭蕉叶烧成的灰烬加水揉搓产生泡沫进行清洁。到了取发当天,买方会对护发成果进行检验,不严格按照这套程序洗护的头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女孩们不会弄虚作假,她们知道这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在努力,所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大多是带着虔诚而愉悦的心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蒋艺鸿告诉记者,苗族少女出生后便一直蓄发,不会轻易修剪。除了用于祭祀,她们只有遇到心仪的男子,才会在以歌结缘之后剪下一缕秀发相赠,表示托付终身。

  即使到了自由开放的今天,剪头发在她们看来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蒋艺鸿说,取发当天,买方会带着专业的发型师,免费为女孩设计新的短发造型,而女孩则大多早起沐浴洗发,正襟危坐。还有许多女孩会追问发丝的去处、成果,但这些都无需担心,比如在蒋艺鸿的公司里,每一组头发都有编号,想知道发丝的美丽蜕变,只需带着编号前去查询即可。

  如今,苗族绣娘们已经学会利用染色的头发来表现多彩的画面和物体的明暗,还会通过针脚的疏密来体现颜色的深浅,创作的绣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经过漂染产生的发色可达近千种,而这些漂染头发的原料仍然完全由神奇的大自然奉献:黄色取自生姜、黑色取自枫叶、绿色取自辣椒叶……苗族发绣的一代又一代传承人,在这座丰盈的宝库中一次次甄选、辨别、总结,将自然的馈赠转变为梦想的色彩。

  材料准备好后,一幅普通的苗族发绣从设计到成品,仍要花费几十乃至于数百个工作日,以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进行刺绣,收线后还要装裱、嵌锦、配架并经过严格检验才算全部完工。蒋艺鸿介绍,那幅长近10米、宽0.32米的《清明上河图》,就需要12位技艺纯熟的绣娘合力精心刺绣达一年之久。可以说,每一幅苗族发绣作品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发展前景仍喜忧参半

  “《清明上河图》可不是一般的绣娘可以参与刺绣的,每一个绣娘的成长都要从简单图腾到花草鸟兽,再从单个人物到鸿篇大作。”研习苗族发绣近30年,蒋艺鸿和身边的许多绣娘的技艺已是炉火纯青,飞针走线之间自成规律,除了人物的表情和皱纹等繁复之处,无需过多地耗费眼力。

  说起最初学习苗族发绣的那些日子,蒋艺鸿语气柔软,那些一针一线绣下的年华,承载了她的太多记忆。如她所说,苗族女孩自幼便要向奶奶、外婆或母亲学来这门手艺,每每闲暇便与小姐妹相约举行刺绣比赛,到了婚嫁年龄需得亲自织绣一幅拿得出手的作品才会格外被夫家喜爱和尊重。

  蒋艺鸿是这些普通少女中较为幸运的一人。前几年,有关部门在海南范围内挖掘评选出的两位苗族发绣“泰斗”,其中一人便是其年近九旬的奶奶,而其母亲的苗族发绣技艺同样超群,想绣什么图案记在心中便下针走线,无需在绸面上绘制底稿。跟着两位“名师”,蒋艺鸿的技艺在这一代苗族发绣传承人中亦属佼佼者。

  这手绝活给她带来的是荣誉,更是使命。为了全面提高艺术素质,将苗族发绣发扬光大,蒋艺鸿报读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在苦练和创新之中,用将近1年时间绣出了代表作——古典名画《琴棋书画》,也奠定了她代表性传承人的地位。

  而她深知,再好的民族技艺,藏在深闺都注定无法传承。而今静得下心学习这门技艺的少女也不同以往那样多了。于是,她放弃了在南京的工作,毅然返回海南,在五指山创办了五指山苗妹绣画艺术开发有限公司,“养”了一批热爱苗族发绣的绣娘,取材于海南风土人情、中国经典字画,既展示了苗族发绣技艺的发展新成果,又进一步推动了这门古老技艺走出大山的进程。

  据了解,要想获得一幅蒋艺鸿等人织绣的全手工绣品,市民和游客需得付出2000多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尽管价格高昂,出价者仍只增不减,精品力作更是供不应求。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大型发绣品,大多只被博物馆及各国政要收藏。还有不少慕名而至的游客希望用自己的头发,委托绣娘做成“结发夫妻绣”、“胎毛绣”等发绣工艺品,在他们看来意义非凡。

  这些年,在蒋艺鸿等人的努力下,苗族发绣不仅斩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多个奖项,还在上海世博会、天津旅游交易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平台大放异彩,甚至走出国门宣传中国之美、海南之美、民族之美,博得掌声如潮。

  尽管如此,蒋艺鸿仍然感慨,苗族发绣的知名度与黎族织锦等海南传统民族技艺相较仍远。而每次得知许多苗寨的少女因为外出读书或打工等原因已经不再练习刺绣,她的心里也总不是滋味。

  “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灵魂。”前路喜忧参半,蒋艺鸿却有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她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离岛免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利好的实施,必将有力助推海南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苗族发绣已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次,我们不能错过。”

 

 

相关链接:

海南苗族发绣巨作《八十七神仙图》长卷亮相 耗时9个月
海南:神奇的苗族发绣
琼中苗族农妇被恙虫咬到 家贫难承担20万元医疗费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