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研究者来说,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文书画、神妙道法、传奇人生可能都不是什么陌生的事。但也许您还不太了解,白玉蟾祖师还是一位剑侠。
在白玉蟾的事迹中,有一处颇引人瞩目,即其年轻时曾经“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任侠”之人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以打击强暴,帮助弱小为己任。
这一点从玉蟾祖师的诗文中,我们颇能看出些端倪。如在《西湖大醉走笔百韵》中,白玉蟾就说:“亦尝习剑击,镡欛屡擣齿。”刚开始学剑学的也是很辛苦,因为技术不够纯熟,舞剑的时候剑柄常常把自己的牙齿给磕了。不过,后来他的剑法终于还是练到了相当精纯的地步,在《习剑》诗中,他说:“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逸人习剑得其诀,时见岩前青石裂。”“青蛇”指的是“青蛇剑”,藏之袖中如无物,用时飞去云水空;听剑诀而行事,能崩岩裂石于人前。
在道教的传统中,道士修行的一个重要法器,便是“剑”。几乎所有的道教神仙都佩剑;几乎所有的道士行法都要用到剑。“神剑”的魔力背后,就是“道法”。
道教有一个说法“不是弟子寻师,而是师寻弟子”。老师是依据什么来寻弟子的呢?那就是弟子的刻苦与诚心了。一旦一个人发心求道,便会有无数真师来寻,最终必有得以风云际会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求道的人必须经历无数的艰险。
白玉蟾的际遇同样也是这样求得的。《白真人事迹》中记载他初时出门就道,年纪尚小,身上仅带了三百钱,虽然风餐露宿,可还是没几天就身无分文,甚至连带的几件衣服也都卖掉了,随身只有一把破伞。不得已,沿街乞讨,甚至为了讨口饭吃,为人奴仆。因为长期的流浪生活,满身生疮,被人厌弃。武夷山的道士不收留他,嫌他玷辱了宗风。到了龙虎山上清宫,知堂看他衣衫褴褛,让他吃馊饭,喝冷汤。大雪天在野外奔走,几乎丧命。自己也不免悲伤,甚至“凄然泣下”。 但是,即便这样,他求道的心却从来没有动摇,他常常自我安慰:“此大事也,切莫怨尤,我生果有神仙之分,前程自有师指。幸而天与残生,受此饥寒,何足悲哉?”更加坚定自己的求道之心。如此多年以后,终于得遇南宗四祖陈楠祖师,得到了道法真传。
得道法而必能知剑法,修剑法也必助悟道法。此时白玉蟾的剑,再也不是那把不听使唤,打到自己门牙的剑了。它是“真人炼大丹”时,透着逼人寒气的“倚天剑”;它是“弹尽胡笳十八拍”时,吼亮三更的“明月剑”;它是铁笛声中,能使鬼神皆惊的“青蛇剑”;它更是古今贤达斩断昏迷的慧剑!得道法之人与得道法之剑,人道合一,剑道合一,已无所谓剑,无所谓道了。所谓“云散天心独露”,落花流水也好,春风烂漫也好,夜雨潇潇也罢,剑舞一起,蓬莱三岛,羽衣霓裳,皆在目前也。
相关链接:
海口成立白玉蟾研究会 继承遗产提升本土旅游文化海口市成立白玉蟾研究会 力求继承发扬宝贵文化遗产南宗五祖——白玉蟾:海南历史第一文化名人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