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师缺乏影响了随班就读生的学习效率。 本报记者 杜润涛 摄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普通学校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应该设立资源教室,每天向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开放。对此,记者对海口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情况进行了走访,发现目前海口各个公办普通学校普遍存在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的情况,但各学校的残障师资力量缺乏,制约着普通学校对残障学生的教学质量。
学校:不拒符合政策儿童
据了解,根据目前政策,凡是达到学龄的适龄儿童都应该按照划片就近入学,也就是说残障学生也可以和正常学生一样在附近的普通学校就读,学校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记者走访了多所海口市区的小学,目前包括滨海第九小学、攀丹小学和二十五小等在内的普通小学都有残障学生就读,但人数均在个位数。
学校表示,目前的小学并没有设置面试环节,只要是符合资格的学龄儿童都可以根据政策就近入学,目前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障学生多是肢体残障和智力残障,视力和听觉残障的几乎没有。
老师:混合教学难度较大
普通教师教授特殊残障学生的难度之大是难以想象的。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吴老师告诉记者,她自己的班级里就有一名这样的特殊学生。由于脑瘫的原因,学生走路都颤颤巍巍,握笔也是晃晃的,平时在班里吴老师都必须特别关注这个孩子,深怕其他同学会把他撞到,或发生意外。
“我们一个班有将近50个学生,正常孩子和特殊孩子的进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混合教学我们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进度,就很难照顾到特殊的学生。”吴老师说,“照顾特殊学生只能靠其他课外时间,用两套教学模式、两套教学进度,一个孩子几乎要耗费教正常人一个班级的精力。”吴老师建议,对特殊的学生还是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引进更多特殊教师,让更多专门的特教老师来教授,才能提高效率。
部门:开展师徒结对帮扶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我省在特殊教育老师之间开展师徒帮扶活动。据悉,结对帮扶活动为期两年,拟从特殊教育学校选拔10名左右骨干教师担任师傅,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研讨、送教下乡、浸入式跟班学习、课题研究、联谊、座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各市县提高特殊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遵循以教学为主、帮带结合的原则,防止和纠正特殊教育办学的保育化倾向,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