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长苏承芬。
一个罗盘一本《更路簿》,指引着潭门老渔民开着木帆船驶向南海。
文记者 李磊 图记者 宋国强
走进潭门镇草堂村81岁的老船长苏承芬家中,他老远就从厨房里拿出一大捧花生,热情地招呼着来客。“花生米是好东西啊,出海捕鱼的时候,若是谁能带上一包油炸花生米,喝着米酒,那就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了。”
苏承芬家中的堂屋正中,摆放着一只木船模型。这是他凭借着帆船时代的记忆,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手工打造而成的。
1948年,13岁的苏承芬在父亲的带领下,步行来到文昌清澜港,开始了他55年的航海捕鱼生涯。也许是年纪太小,第一次出海的苏承芬对于那段经历并没有太多的记忆。
9年后,22岁的苏承芬在船上学习了系列航海技能后,从父亲手中接过《更路簿》和罗盘,成为一名掌舵的船长。这时候起,苏承芬的肩上便压上了全船人生死的重担。他深知,在这本记录了南海线路图的《更路簿》的背后,还需要掌握航海经验,学会从海水、云朵的变化中看出大海、天气的脾气。
苏承芬说,这些技能必须学习,因为关系到全船人的生死,白天看起来是波澜不惊的海面,晚上会出现一个个像海螺那么大的漩涡,在月光下泛着光,这就是大风雨将要到来的信号预报。老船员们晚上会经常夜起观测附近海面,一旦见到这种天象,就要赶紧找港口避风避雨,如果此时贪心,在汹涌袭来的大风暴中,将会人船皆失。
“这些经验都是老一辈渔民用生命总结出来的。”用苏承芬的话来说,这一辈子,他严格按照《更路簿》行船,没有出过大事,但大海的凶险他却领教过许多。最难忘的是1973年的那次赴西沙捕鱼,当时和他一起远赴西沙的还有一艘潭门镇刚刚建造的大吨位渔船,船上有30多人。一个晚上,苏承芬驾驶的渔船正在永兴岛附近作业,夜间他猛然发现海水的颜色不对,已有多年航船经验的他立刻将船开往永兴岛内避风浪,三天时间里,狂风暴雨裹挟着十多米高的海浪,发出怒吼冲向永兴岛的礁盘。
几天后,风浪过去的永兴岛附近海域一片安静。而那艘大船以及船上的30多人,都没有回来。
“潭门有一句古话,叫做‘自古行船半条命’,这一点都不假。”这位安全行船了一辈子的老船长说,在1974年后的那几年时间里,他只要想到永兴岛上的这些场景,他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大海行船,马虎不得,一个技术过硬的老船长,不仅要牢牢掌握《更路簿》的行船线路,还要把这些航海技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