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长苏承芬站在自家屋中,他手上拿着曾陪伴他行船多年的罗盘。
潭门港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一级渔港,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
老船长黄家礼的孙子黄心思在看爷爷珍藏的更路簿。
“那次出海,就见父亲拿出小本子,一点一点记录航行路线附近的水况、最新发现的鱼群位置……”琼海市潭门镇老船长苏承芬,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出海的航行经历,父亲的这一举动让他印象深刻。
千百年来,《更路簿》是一本不断完善的航海经,被一代代闯荡南海的渔民不断用经验更新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机帆船彻底取代了木帆船。但潭门老船长们以《更路簿》为基础,在心中积累下来过硬的航海技术,如今继续为新一代潭门渔民所用,他们站在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驾驶台上,依旧能够想起祖辈的孜孜教诲。
用熟《更路簿》至少需要十年以上
“从第一次出海到独自驾船,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要做到对《更路簿》了如指掌,普遍需要十年以上时间。海上风雨多变,考验的还是老船长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今年81岁的苏承芬,14岁就开始走向大海讨生活,22岁成为船长,在他的眼里,成为一个合格的船长,必须经过在海上与浪头搏击的漫长岁月。
苏承芬说,一个优秀的船长,必须会看《更路簿》和海图,会及时看罗盘,还能在没有标志物的大海上辨别方向。在旧时,很多渔民家庭因为生活窘迫,家中的男丁很小的时候就要出海,承担家庭重担,因此很多船长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出海的经验积累。
“除了更路簿,我们还有一些口口相传的经验,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苏承芬说,比如没有月亮的夜里,有经验的老船长可以通过云层上的反光,分辨岛屿、珊瑚礁、水下鱼群。在白天,负责瞭望的船员可以通过水面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水深,附近是否有礁盘,因为珊瑚礁盘的水相对很浅,在阳光的照射下,远远望去是那种翡翠色的蓝。
“一般人第一次看到《更路簿》,很可能会弄不清楚上面标注的地名方位。”苏承芬指着《更路簿》上的“北海”说,在潭门老船长的口中、在《更路簿》记载中,“北海”指的是南沙附近海域,“东海”则是指西沙附近海域。在潭门渔民的眼中,北面的南沙海域就叫做北海,“北海”偏东的西沙附近海域就被称为东海。此外,在他们的交流中,有许多形象生动的地名,他们把环礁叫做“筐”,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等,都是形象的叫法。
大海上的“更”更多需要经验判断
在苏承芬的家中有3本用报纸包好的《更路簿》,其中一本是由他的曾祖父抄写在白纸上的,其余两本是父亲和他在航海历程中根据曾祖父留下的那本新增加内容抄写而成。
这些抄写在白纸上的《更路簿》已经泛黄,但上面详细记录着南海的航线、岛礁、珊瑚礁、风力、水流等。
苏承芬这样解释这三本不同的《更路簿》:不同历史时期、每次航行的风向、水流都不同,因此每一次航海都有新的记录,不断修正,世世代代闯南海的渔民就是这样,将《更路簿》上的经验不断完善、总结,最终成为一部渔民南海指路经。
在《更路簿》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便是“更”字,在潭门渔民眼中,这个“更”则是某地至某地的一种距离,这是他们将陆地生活中的计时单位巧妙地运用到了航海中。
潭门镇草堂村89岁的老船长卢业发介绍,在海上,渔民们焚香计算“一更”的时间,一天一夜为12更,《更路簿》上记载的多少多少更,则是渔船在这些“更数”内航行的距离。但是《更路簿》里记录路程的“更”只能是一个约数,那时驾驶没有动力的木帆船,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航线。
木帆船时代的渔船,船只大小不一,构造各不相同,每次出海遇到的风力也大小不等,航行速度也不相同。为此,渔民们还会将木片投入水中,来判断风力、水流的速度。但是,帆船毕竟普遍靠着风力来驱动,因此在固定的时间里,小帆船大都只能跑这么远的路,如果风太大,渔民是不敢出海的。
此外,老船长们要准确掌握《更路簿》中的“更”,还需面对另一种挑战:那就是不断变化的风向和风力。拿着那本祖传的《更路簿》,卢业发介绍,海上的季风是帆时代渔船的唯一动力,因此渔民必须每年农历十月起北风之时出发,第二年端午前靠着东南风返回。虽然大体风向如此,但在海面上风向还是会不断发生微小角度变化的,在行船过程中,帆船的操船者必须按照罗更上的方向,不断调整风帆的方向来修正渔船的航向。因此整个航行过程中,渔船的行船轨迹是“之”字形,实际航行距离要比直线距离远得多。
“这些因素老祖宗们都考虑到了,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更路簿》,每个岛礁之间的距离标注的‘更’数恰到好处,那都是他们千百年来的总结。”卢业发说,按照《更路簿》上记录的更数行驶,几乎没有错过,毕竟这是老祖宗千百年闯南海留下的经验,历经了千百年来渔民不断的修正总结。
有了GPS不忘祖父的航海经
上世纪70年代后,机帆船彻底取代了木帆船,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机帆船也被完全机械动力的铁壳渔船所取代,针对木帆船的《更路簿》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世纪80年代,渔船普遍用上了无线电定位的仪器,到了后来的卫星定位系统,渔民依靠《更路簿》中对于岛礁方位的记载进行定位行船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潭门老船长们的这些经验依旧在新一代船长心中流传,帮助他们在滔滔南海中寻找更多的鱼群。
“上世纪80年代用那种无线电定位的‘劳兰器’,一般偏差在两三海里左右,没有掌握《更路簿》经验的新船员,一出现偏差,往往一些岛礁一晃眼就过去了,船跑远了还得重新开回来。”行了半辈子船的渔民黄家礼表示。
但是,这种偏差对于潭门镇的新一代渔民,黄家礼的孙子黄心思那一辈已经不是问题,在16岁时他第一次出海,新式渔船上就已经用上了GPS导航。如今,出生于1987年的黄心思已是有10年航行经验的老船员了,每次出海,他听到最多的还是GPS的坐标,但是对于祖父当年使用过的《更路簿》,他依旧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平时,在没有出海捕鱼的时候,他最爱翻看祖辈留下的那本《驶船更流簿》,听黄家礼讲述当年在南海上的那些航海经,他也希望从中找到无导航时代,祖辈们准确行船的奥秘。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