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更路簿》:渔民“扬帆拓海”的指南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尤梦瑜 时间:2016-06-07 10:48:35 星期二

  自1989起,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与唐玲玲伉俪就开始了对《更路簿》的研究。20余年来,通过田野调查、史料收集等方式,两位教授在2015年底出版专著《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对海南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更路簿》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解读。

  在该书中,两位教授做出了清晰的解释:海南岛渔民在历史上独创的“南海更路簿”,又称水路簿等,学术界通常称《更路簿》,在没有完备的海图和导航设施的年代,作为指导渔捞实践活动的航海指南,即渔民手中的实用工具书,是海南渔民长期在西沙、南沙群岛等通过航海和渔业生产实践留下来的经验总结。

  在海南渔民航海过程中,用《更路簿》来指导航向时,其中的“更”既指角度,也指时间。路,即里程。由于海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以地名间的间距来标示“路”。于是《更路簿》中的“路”,是一种虚拟的形态,它只有跟“更”和罗盘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更路”(即航线)表示里程。概括地说,“更路”既表示时间又表示航向和里程。簿,就是今天说的“本子”。

  据周伟民考证,《更路簿》最早产生于元代初年,一位叫符再德的渔民出发南海捕捞,凭借着多次航行,慢慢形成了“更路”。这也是潭门渔港被认为是“千年渔港”的重要依据之一。周伟民认为,《更路簿》这个名字至少已经存在七八百年。

  通过整理,周伟民表示目前《更路簿》存于世仅有10余本。他二人的著作对多个版本的《更路簿》都作了详尽注解。周伟民告诉记者,这些《更路簿》总体反应了4个特点:首先,《更路簿》完全是为了渔民实用而产生和流传的,它所记录的航道与现在的航道大体一致,经纬度大体相同;第二,所有《更路簿》总体来说都是记录南海更路,简略记录了国外的更路;第三,它证明了中国渔民历史上就已进入西、南、中沙群岛进行捕捞;第四,《更路簿》是动态的、发展的,老船长们会根据经验不断修改补充。

  在周伟民看来,这些现存于世的《更路簿》也各有特色。不同的《更路簿》往往所记载的更路也有差异。例如,王诗桃的版本就记录了279条更路,是目前现存版本里记录最多的,而记录最少的则是蒙全洲手中的版本,仅有87条。从内容上看,苏承芬的《更路簿》中出现了中沙更路。在现存版本中,郁玉清抄藏本《定罗经针位》所记载内容历史最为悠久,可追溯至元代末年,但原本已不存在;通过对纸张等推测,周伟民认为卢家炳的更路簿藏本是现存《更路簿》中最古老的,应有一百余年历史。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