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勇编织出幼儿摇篮的大样。
张明勇编织出的“巩篮”。
文图 记者 刘梦晓 通讯员 邓积钊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是大文豪苏轼对竹子的评价。作为天地间颇具灵气的存在,竹子作为观赏植物、作为文学意象,亦或是高洁品格的象征,被人们推崇赞许。同时,竹子作为实体的存在,经巧手百折千回编织成的竹制品,产生了一批民间手艺人,也形成了关于竹子的产业——竹编,自此,竹子的使用价值及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在海南屯昌,有一些这样的老人:他们年事已高,却钟情于竹编。经过他们的巧手,单调的竹条可以变成各式物品。这些竹编制品作为生活器皿被人们熟知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竹编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巧手善编多创意
在屯昌县中建农场,80岁的廖焯一生只有一个爱好,而这个爱好他坚持了近70年。
每周廖焯都要找一天清晨,到家后山的竹林里去寻觅合适的竹子。成片的竹林,是廖焯专门种下的,经过雨后滋润蓬勃而发的生长,竹子早已亭亭而立。选择出竹节足够长的白竹,将竹节劈成仅有一毫米厚、不到半厘米宽的竹条,这就是廖焯所需要的编织专用的竹条了。
进入编织状态的廖焯,眼里就只有那一条条柔软又坚韧的竹条。只见他双手极为灵活地游走在竹条之间,穿、插、钉、套……一条条分散的竹条,很快就在他的组织之下,连成了一片片。
廖焯编织出来的竹制品有箩筐、簸箕、竹篓等日常用品,这解决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个物资匮乏,家里没有用具可用的尴尬。
“那时候的中建农场正是人们大刀阔斧搞建设的时期,很多物资,像生活当中的簸箕、竹筐等生活用具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廖焯是广东惠州人,在上世纪50年代作为知青来到中建农场,不曾想,这一来就在中建农场扎了根。刚开始搞建设的中建农场物资十分匮乏,人们的生活用品常常供不应求。可廖焯发现,那些生长在路边的竹子却被人们忽略了它们的价值。
从小学就学习过竹编的廖焯灵机一动,何不自己动手制作?凭借着小时的技法和不断地摸索,廖焯的竹编越编越好,竹子解决了家里无生活器皿的窘境,而他也打心底爱上了竹编。
要说廖焯为什么喜欢竹编?这位8旬老人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描述出内心的情感,但却在断断续续的交流中向记者传达着一个信念:竹子可伸可屈,正如人的脊梁,能享受到了生活的甜蜜,也能扛得起苦难。
廖焯的老伴告诉记者,一开始她是不喜欢廖焯日日编织的,觉得那“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但时间久了,也竟觉得,竹编是一项“磨人”的活:磨出品格、磨出耐性:“不管发生多大的事,老廖总是一副淡定、笑对的态度,他说这是他在编制时的切身感悟。”
最近几年,廖焯不满足于传统的竹编样式,又琢磨着编出了花样儿——用不同颜色的竹条,在竹筐、竹扇、竹匾等竹面上编出字。
“倒是不难编,但想编什么字,要提前想好,布好局,到了哪一步就按照想好的字样编上去。”别看廖焯已经80岁,编起竹子来思路却是再清晰不过。竹编上的那些个“花好月圆”“阖家团圆”“吉祥如意”等字样,正是这位老先生对于生活最简单、也最深沉的希冀。
灵感源于生活
在屯昌县博物馆,一个被摆放规整的容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和不少装饰用的竹编制品不同的是,这个容器呈圆柱形,中间部分比两头突出,头上还设置了一个盖顶,容器上下用竹条反复捆拧在一起制成的竹藤连接,可以背起。整件容器较其它容器相比体积要大不少,能收纳的物品自然也不少。
访问了编织它的南坤镇藤寨村村民张明勇,记者才得知,这个容器海南话中被称为“巩篮”(海南话音译),现在的市面上已经见不到这样的竹编品。
“1930年代的时候,海南十分动荡,我们的土地遭受了日本人、国民党的践踏,民不聊生。每到遇到战事,全村的人都要举家跑路。”今年78岁的张明勇深深记得父亲告诉他的每一个战时逃亡的故事,而巩篮就是当时人们逃跑时,用于收纳被子、衣服等用品的竹筐。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安定起来,巩篮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人们也就不再编织巩篮。随着时光的流逝,巩篮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张明勇家的巩篮,也因为损坏而丢弃。
编了一辈子竹编的张明勇,去年凭借记忆编制出了第一个巩篮,他希望,这样一个见证历史的竹编制品,应该让更多人熟知。
除了编织巩篮,张明勇还经常接到订单。
“附近几个村庄的人知道我会竹编,会主动找我,让我帮他们编鸡笼、鱼篓、竹筐,甚至还有小孩子的摇篮。”边说这话,张明勇边把编出的大体成型的摇篮拿出来给记者看。至于人们为什么喜欢手工的竹编制品,藤寨村的村民李阿婆给出了答案。
“竹编出来的物品,空间更大、更结实,用着也更顺手。”李阿婆回忆,年轻的时候,竹编制品非常普遍,就比如捞鱼的鱼篓,也必须得竹子编的,才能把多余的水漏出去,把鱼乘在篓里。相比起现在愈来愈多的塑料制品,竹编才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承载。
不朽的技艺
“老人们只是传承了竹编的技艺,但他们很少知道,他们传承的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屯昌县博物馆馆长唐雄告诉记者,竹编在中华历史中早就存在,并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就产生了剩余。为了不时之需,人们学会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探索中,人们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竹编从普通的生活用具,开始向工艺品的范畴延展,人们学会了在竹制品上增添图案,使得竹编制品的装饰气息越来越浓厚,编织的技法也日渐精湛。
1937年后,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竹编艺人们放下手中的篾刀从事他业,只有少数艺人流落在破庙旧庵继续这门竹编工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竹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也大量涌现,有的还被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称,还有的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编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依托大环境,从去年起,屯昌县在每年的农博会,也都安排了竹编创意比赛环节。虽为比赛,却让人们看到了参赛的老者们对竹编艺术的拿捏,一双双被岁月洗礼而布满了厚茧的手,在触碰到竹条的时候,就像灵魂被召醒一般,变得灵巧极了。
巧手之下,这一项历经千年而不朽的技艺,又获得新生。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