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出版的地图受国际社会公认
针对这一幅幅民国时期出版的地图,长期致力于南海历史研究的海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张一平教授表示,这些民国时期出版的地图,是经过当年的国民政府内政部审定的,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公认。
张一平介绍,抗战前的地图中,将南海诸岛中南沙群岛命名为“团沙群岛”是源自于1933年国民政府的命名。那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中英岛名,并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这是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第一次“标准化”命名,首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区分为4个部分: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并列出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滩、洲的地名。1935年4月,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是国民政府公开出版的第一份具有官方性质的南海专项地图,图中较为详细地绘制了南海诸岛,并将南海最南端标绘在大约北纬4°的曾母滩(今曾母暗沙),南海疆域首次得到完整体现。
张一平介绍,二战结束后,依照《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国民政府派遣内政部及广东省接收专员,前往南海诸岛礁接收被日军侵占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当时国民政府内政部也派人员随同接收舰队开赴南沙群岛,进行了南海诸岛的实地测量工作。后来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根据这次测量的工作,绘制成《南海诸岛位置略图》和制成《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并在《南海诸岛位置略图》中四周标定了一条由11根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恢复和明确了我国版图轮廓,《南海诸岛位置略图》在1947年公布后,此后所有当时国内出版的地图,都将这条断续线画在了地图上。
“更重要的是,该书附有内政部首次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将南海的各个群岛进行了改名,所改的名称与现在的名称相同。这些改名是中国二战后收回南海诸岛,是国际认可的。”因此地图上标有11段线的断续线地图广被国际认同,在此后中国公开出版的地图中,均标注了这11段断续线,并且注明“内政部审定”,并且将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地名上全部标注为“中国”。
魏希望表示,自己在海南生活了多年,他看到了《海南日报》上刊登的关于筹建南海博物馆的新闻,他觉得手中的这些民国时期的南海地图对于南海博物馆来说意义重大。这批地图只是他收藏的南海地图的一部分。本月月底,他将赶回北京,将那些自己收藏了多年的民国地图、资料、杂志近百份全部捐献给南海博物馆,让它们成为南海诸岛历史上属于中国的文献佐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那段南海历史。
(本版照片均由魏希望提供)
相关链接:
渔民海上吐血情况危急 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救回送医拉尼娜致9月台风生成数偏多 或有2至3个影响南海中国南海岛礁5座灯塔投用 服务功能具国际公共属性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