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口市中山纪念堂。记者 李幸璜 摄
文昌市会文中山公园。
海口骑楼老街的中山路。 记者 陈元才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郝思德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倡导者,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他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正处在国家民族的危亡之际,孙中山竖起“民族、民权、民生”三大民主主义的伟大旗帜,并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开辟了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事业。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他在中国人民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建立不朽的历史功勋。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溘然长逝,举国哀悼。
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年之际,我们忆述海南现存与孙中山相关的文物史迹,以怀念一代伟人。
中山纪念堂
在今海口市文明西路北侧矗立有一座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为了纪念这位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海口地区总商会发动商界人士捐资筹款修建了中山纪念堂及纪念亭。1926年中山纪念堂落成,占地面积近1520平方米,为二层混凝土结构建筑,绿色琉璃瓦屋顶,正面立有6根方廊柱,门外顶梁上镶嵌一块刻有“中山纪念堂”五字的匾额,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同年,在大英山大道北侧建成一座中山纪念亭,因遭暴风雨等自然因素的破坏,纪念亭在上世纪40年代已塌毁。为了进一步保护管理历史文物——中山纪念堂, 1964年海口市政府决定拆除原破旧的纪念堂,并按原样重建中山纪念堂,现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路
在海口市原老城区中部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起博爱北路,西止新华北路,这就是中山路。该路原名为北门外路。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不久,海口地区民众为了纪念孙中山,将北门外路改名为中山路,全长近207米,宽为12米,道路两旁分布有众多骑楼式建筑的商铺。中山路是当时海口老城区最早的商街之一,现为海口骑楼老街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一条步行街。
海口市琼山区府城也有一条中山北路,原名为习武楼街。在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为扩建道路,将“习武楼街”改名为“中山路”。中山北路北起建国路,南至文庄路,临街数十个商铺林立,布局齐整,是府城地区较为繁华和热闹的商业区。
“德劭年高”匾
在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福同村外的琼文公路旁坐落有一座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敦笃亭,是20世纪初当地华侨钟锦泉为纪念其父钟光辉(实卿)而兴建的。
钟锦泉为钟光辉长子,生于1867年,从小天资聪颖,深得父亲的喜爱和器重。1888年在香港圣心学校修完学业后,随父亲至越南谋生发展,此后事业有成,名声大振,成为海防、河内、西贡等当地社会商界具有实力的知名人士,先后当选为海防市参议员和越南堤岸海南同乡会名誉会长。1907年至1908年间,钟锦泉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孙中山,并相助其进行国内的民主革命。此后,他积极发动当地华侨捐资筹款,购买武器军火,秘密运回国内,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高度肯定和赞赏钟锦泉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合影留念,并将自己身穿“非常大总统”礼服的肖像和二枚勋章赠送给他。
据钟氏族谱的相关记载,钟锦泉在家乡福同村为其父钟光辉修建的敦笃亭,其石亭 “敦笃亭”匾三字及匾两旁的小序和对联,为晚清历史名人康有为所题撰。钟锦泉父钟光辉在福同村老家有一长兄钟光传,即为钟锦泉之伯父。1922年,钟光传百岁寿诞,孙中山颁赐“德劭年高”匾赠予钟家。该匾现置于敦笃亭一侧。1960年,钟锦泉在巴黎逝世,享年93岁。
烈士林文英之墓
林文英(1873—1914),原名林天泽,文昌市文城镇清澜世坑村人。早年在泰国读书时就接触进步思想,后赴日本留学。于1904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同盟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海南参加辛亥革命的第一人。辛亥革命胜利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并受孙中山委派回海南岛开展革命活动。1913年在海南岛创办琼崖最早的革命报纸《琼岛日报》,任总编辑,大力宣传共和,勇于揭露袁世凯的专制独裁。1914年3月29日,因以“蓄谋图琼”的莫须有罪名被琼崖绥靖处督办陈世华逮捕。同年4月2日被杀害。
林文英就义后原葬在琼山县府城。1919年林文英墓迁葬于家乡世坑村。1984年文昌县政府对林文英墓重新进行修缮,现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由墓围、墓庭、坊表和墓冢等几部分组成。墓冢前立一通大理石墓碑,其正面刻有孙中山亲笔题写的“烈士林文英之墓”,右上刻“民国八年”, 左下刻“孙文敬题”。现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公园与中山纪念亭
文昌市会文镇有一座历史纪念公园——中山公园,位于白延村西侧。1937年,白延地区乡贤民众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发动华侨和民众捐款建成了海南岛上惟一以“中山”命名的历史纪念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430平方米,主要由园门、草坪、中山纪念亭及围墙等部分组成。园门门额上刻有“中山公园”四个楷字,其顶部装饰一圆形图案的国民党党徽。中山纪念亭位于中山公园的西北侧,方向坐西朝东,亭平面呈六角形,穹形亭顶,往下六边连接横形栏板,并由六根白色圆形水泥柱来支撑,柱高5米,远望近似一座宝塔,是民国时期文昌地区仅有的一座西式建筑亭。亭东面的横梁上阴刻“中山纪念亭”五个大字。在亭西侧原立有一通镌刻有“总理遗嘱”文字的纪念碑。现为文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道因时以立 事惟公乃成”对联
“道因时以立 事惟公乃成”对联,是1923年春孙中山先生赠写给大元帅府秘书林树椿的。据有关学者的考证,这是当下已发现的孙中山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副对联。
林树椿,字轩甫,文昌市龙楼镇五湖村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并加入同盟会。1915年考入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法律科,1918年毕业后立志致力于民主共和大业。翌年,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是当时议员中较年轻的一位。1921年林树椿成为大元帅府的中文秘书,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在大元帅府工作期间,孙中山时常与林树椿一起谈论救国治国方略,其中谈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这个刚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引向宪政之路。1923年早春的一天夜晚,孙中山与林树椿叙谈小聚之后,觉得心中有话要说。他便请人拿来宣纸和笔墨,神情十分凝重专注,思虑许久后,一挥而就,写下了 “道因时以立 事惟公乃成” 这副对联赠与林树椿。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孙中山对林树椿的衷心勉励,也充分体现出先生自己一生追求理想和信念的心境。
上述的海南现存与孙中山相关的文物史迹,有的文物为孙中山亲笔所写的题字和对联,是难得的珍贵墨宝。有的史迹是民国时期海南人民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修建,是那段革命岁月的重要实物见证,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当下,我们应当保护管理好这些文物,这是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它从一个侧面保留着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足迹和重要记忆。
相关链接:
探访香港孙中山纪念馆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