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青花圆瓷盘。
清十九世纪外销折腰碗。
文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资料显示,十八世纪,一艘商船数十万件的中国货品在瑞典本国销售,其利润相当于当时瑞典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很多人说,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瓷器之路。
作为历史上拥有着先进制瓷工艺的古老国家,中国的瓷器远近闻名,也成为一代又一代西方收藏家们的心中所爱。青花瓷更是曾经中国出口货品中的“招牌货”。
“外销瓷反映着中国瓷器在外国受到的追捧。明朝正德年间即明中期可以看作是中国外销瓷的一个重要节点。”知名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说:“在此之前,中国的外销瓷主要只销往亚非国家;而在此之后,外销瓷因为海上交通等多种原因打开了欧美市场。”
随着一批又一批精美的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市场,这些极具东方特色的珍贵物品成为了当时贵族们身份的象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增加,诸如广州“十三行”这样的机构也应运而生。贸易往来的主要货品除了瓷器,还有丝绸、茶叶、藤编制品等。
“欧洲国家过来一趟很不容易,单程往往就要半年,商船在航行中面临着海盗、翻船等等威胁,常常就会损失惨重。”吕成龙说,即便如此,丰厚的利润让这些欧洲商队依旧对中国商品趋之若鹜。那么,利润究竟有多大?瑞典东印度公司曾对中瑞之间的贸易往来有着详细记录。资料显示,一艘商船数十万件的中国货品在瑞典本国销售,其利润相当于当时瑞典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752年冬天,满载着瓷器与其他货物的荷兰商船“哥德玛尔森”号从中国广州出发驶向荷兰阿姆斯特丹,在航行了16天后,这艘商船触礁后葬身深海。1984年,“疯狂寻宝人”英国人迈克·哈彻通过查阅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的档案、资料,带着他的打捞船在南海海域追踪到了“哥德玛尔森”号,并将其打捞出水的20余万件青花瓷器等文物带去阿姆斯特丹进行公开拍卖。陶瓷专家耿宝昌、冯先铭受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派,前去参加了这次拍卖会。可每一件瓷器高昂的起拍价格让这两位专家没能举起一次牌。
这一次的惨痛经历让两位专家一回国就“上书”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水下考古中心也因此而成立。
“从最早的原始瓷出现开始算起,瓷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从真正意义上的瓷出现的东汉开始算起,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吕成龙说,“瓷器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吕成龙看来,一件瓷器不仅仅拥有着器物之美,也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体现着时代的审美。
相关链接:
“江西百年经典商品”出炉 瓷器等十大类商品入选北师大获捐6000件古瓷器被指赝品 校方暂未回应危险!瓷器碎片散满云南高速路 交警及时排险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