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调查第一手资料
11月19日,“更路簿”暨第二届海洋文化研讨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会上,当看到夏代云的统计数字:至2016年6月,已发现存世《更路簿》32种,不少学者甚感吃惊,“原以为只有23种,没想到已经找到32种了。”
面对咨询求证的学者,夏代云一边耐心解释,一边分发赠送她的新书《卢业发、吴淑茂、黄家礼<更路簿>研究》。不久前,这本书刚刚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恰好赶上了本次研讨会,对她来说,这是难得的交流机会。
“她首次披露了老船长吴淑茂的《更路簿》内容,并且逐条翻译了三本《更路簿》的更路条文。”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的学术助手陈虹一边翻看夏代云的新书,一边解释该书与《南海天书》的不同。“做这些工作还是很花时间精力的。”
如吴淑茂《更路簿》中的东海更路条文“自红草门上双帆用巽二更收向东南”,对普通读者来说,即便每个字都认识,还是不懂它们背后的含义。“因为这句更路条文既包含渔民间的‘习惯用语’,又夹杂着海南方言。”为了让更多的人读懂,夏代云决心翻译《更路簿》。
从2015年6月28日起,一年多来,夏代云奔赴琼海市潭门镇、博鳌镇,以及儋州市和文昌市等沿海多个海港和渔村,进行实地调研,向老船长、老渔民虚心求教,找到多种《更路簿》原本,其中不乏前辈学者尚未发现的新版本。
海南渔民善良淳朴、热情好客,他们根据祖辈的航海经验和自己的航海经历,一遍又一遍地操作罗盘,逐字逐句地解释更路条文的涵义,更和路的计算方法,航海图的使用方法、渔具的用途、渔船的规格、海港的历史等,并对照家谱说明其《更路簿》的来源,对其祖辈和自己的航海经历和经验更是知无不言。
对夏代云来说,这种知识是现有书本上没有的,由实地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渔民调查资料还为初步判断《更路簿》的成书年代提供间接佐证。”夏代云从田野调查中收获满满。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