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志的“变”与“不变”
1995年售价3元,2009年售价6元,2016年售价8元……时光荏苒,一路走来,《椰城》经历的不只是价格上的“起伏”。
区域性、纯文学,这两个因素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椰城》的前行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文学本就是相对小众的,做纯文学杂志就要耐得住寂寞吧。”韩芍夷说。正如她所言,这里就是为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阵地。创作好似这个“阵地”中的自娱自乐,但即便是自娱自乐,在那个年轻人对文学充满热爱的年代里这本杂志还是得到了不少青睐。
据介绍,这中间,为了迎合市场,杂志在内容和风格上也进行了稍许调整,比如减弱了文学属性,开辟了一些更偏文化方面的栏目等。从《椰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些封面图上,我们就能明显看到它为了争取市场所做的努力,充满时代色彩的美人像代替了以前的风景或艺术封面。
2001年到2005年左右,《椰城》杂志迎来了较大的改动。主办方与外地机构合作,将原本16开的杂志改为了32开的《椰城故事王中王》。在此阶段,杂志的发行量也达到了近10万册,这也是它20多年里的最高峰。
2006年后,杂志回归文学,又变回了16开的《椰城》,而路却越来越不好走。“杂志一直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不然就很难存活下去。”韩芍夷说。到今天,《椰城》依旧靠政府拨款支持,也正因如此,杂志社人数有限,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然而,令人有些惊讶的是,和这种“艰难求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源源不断的来稿。韩芍夷告诉记者,在互联网的传播之下,《椰城》杂志的供稿群体从最初的本土作家为主到现在的外地作家为主。“每期我们会发大概20来位作者的稿件,但这里只有大约四五位是海南作者,其余都是外地来稿。”她说,电子版杂志以及自己的博客让外地一些文学爱好者了解到了《椰城》这个平台,外地来稿的数量也很多。
多少变动之中,不变的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一如既往的热爱。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