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符浩勇是土生土长的屯昌人,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凭着对文学的一片热忱,他在从事金融工作的同时长期坚持文学创作。
作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50强小小说作家、海南省作协副主席,他已在国内外出版文学专著20多部,却没有忘记家乡编印的内部文艺刊物最早对自己写作的扶掖与鼓励,一直把曾经指导与辅助自己走向文学之路的故人与师长缅怀于心,感恩于胸。
作家王辉俊说,符浩勇的情怀,通过微信传播出去后,马上引起许多人心灵的共鸣——小刊物也能培养出大作家,这对一大批长期坚守县城与乡镇,默默无闻甘为人作梯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符浩勇告诉记者,30多年前,屯昌的文艺创作能够形成一定的小气候,有几个有利的因素:当时,屯昌是广东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示范县,一方面当地文化部门要用文艺作品鼓动人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上级文化部门也给予屯昌倾斜和利好。
与此同时,屯昌周边驻屯好几个大的部队和国营农场里,外来的文化影响较大,当地青年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加上后来涌进了大批来自海口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很快形成了较浓的文艺风气。
他还记得,1975年,《作品》的欧阳翎(后曾任广东省作协常务副主席)等两位编辑就曾奉命来屯昌选聘编辑,大同公社一位农民青年作者送上一部反映农村题材的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初稿,就被选进了《作品》编辑部跟班培训学习,后来还留下成为了正式编辑,令当地文学青年十分艳羡。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