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神曲》译者肖天佑:温暖海南让我重拾梦想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徐晗溪 时间:2016-12-15 09:14:27 星期四

  国内意大利语言学的拓荒人

  12月6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见到了著名翻译家肖天佑先生。他看上去气色很好,面色红润,眉目慈祥,身着蓝色衬衣与黑色西装,说话条理清晰,语速适度,气度儒雅。1937年11月出生的他,已是耄耋之年,算得上是新中国较早一批留学生。

  肖老说,他原本是理科生,却在机缘巧合之下,1955年,从湖北省郧阳中学高中部,考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并于1956年8月,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系学习。“当时国内还没有意大利语学科,没有相关教材与词典。”肖老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们当时有很多同学被指派学习小语种,以丰富国内的外语学科体系。

  彼时的中国尚未同意大利建交,年轻的肖天佑需要从俄文转译的意大利作品中了解意大利,“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要先从意大利语到英语,英语再到汉语,转几种语言去找资料解惑。”可是,虽然条件艰苦,却挡不住一个青年人的求知心与爱国心,他发誓再难再苦也要学好意大利语。

  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肖老笑称这是“先结婚后恋爱”,并幽默地引用意大利谚语解释道,“胃口是吃着吃着来的”,以此类比自己对意大利语的兴趣也是日久生情,学着学着就爱上了这门语言。“那时谁要给我半张意大利报纸,我能津津有味地看上一整天。”

  1960年,肖天佑学成回国,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外国语大学)工作。一年后,又调入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意大利语言文学,并于2001年6月退休。期间,曾参加参加《意汉字典》的编辑工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翻译工作,以及被派驻意大利使馆商务处工作。

  “意大利语并不难学,比法语、俄语都好学一些。”虽然被誉为国内意大利语言学权威,肖老为人十分谦虚,谈话间,他不太刻意说意大利语,甚至,提到一些意大利人名、地名时,也会体贴地说大众所熟识的中译名。

  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体现在做学问上,就显得弥足珍贵——他会尽善尽美以工匠精神翻译一部作品,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反复思考怎样的译文才能既信达雅地翻译了作品,又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

  正是怀着这样的人文精神,作为翻译家的肖天佑首先选择编译意大利语言学教材、词典,以及语法书,以填补国内意大利语言学方面的空白,方便意大利语学习者研读。所以,在他的翻译作品中,最被人熟知的往往是卡尔维诺、但丁的文学作品,可他自己往往会更看重他们的文学理论作品。因为这不仅仅帮助读者知其然,更可以知其所以然。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