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译的卡尔维诺的作品
影响几代中国文学爱好者
去年,作家李敬泽来海南博鳌开会时,曾感慨如今的中国作家离了卡尔维诺都没有办法写作。由此不难看出,对许多作家而言,卡尔维诺之于他们,就像苏东坡之于中国文人,早已不仅仅是一位书写者,而是所有作家的集体回忆。
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像卡尔维诺这样的以超高语言驾驭力而著称的作家,这不仅仅要求他有超高的意大利语言学功底,更考验译者的中文水平与文化修养。而肖天佑不仅要攻克这座大山,更是选择了《寒冬夜行人》入手。
《寒冬夜行人》发表于1979年,可以说是卡尔维诺孜孜不倦探索小说创作的最终总结。肖天佑认为,卡尔维诺从24岁起开始文学创作,经历了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派几个不同的阶段,但他的作品,不论是哪个时期的,都深刻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现实。“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字:无限追求,追求无限。”
其实,这八个字同样也是肖天佑翻译事业的最佳注解。肖天佑翻译的《寒冬夜行人》出版于1993年,那个年代计算机还尚未普及,所有译稿全靠自己手写,所有资料全靠自己在图书馆一点一滴的查阅,没有丝毫捷径可走。
“真可以说,这是本关于小说的百科全书。”提及卡尔维诺,肖天佑打开了话匣子。“本书的翻译出版,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意大利当代文学大师,而且可以使我国作家也有可能借鉴现代外国文学中的一些宝贵经验,丰富自己的创作。”
《寒冬夜行人》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它的结构独特而新颖,对读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在于它体现了卡尔维诺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创作手法的努力。总之,“这是一本看了开头,就忍不住读下去的小说。”讲到尽兴处,肖老一边讲翻译故事,一边讲卡尔维诺的小说,似是回到了过去翻译场景中。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