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刘骄骄)校园本该是学习知识、读书育人的地方,但随着一起起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校园不再是心中那一抹纯净之地,肢体暴力、语言攻击、网络诽谤、群体孤立,甚至是一个“小举动”,一句无意的“玩笑”都会成为校园欺凌的表现。
别让小举动成侵犯
“记得女儿一年级时,每天回来,几乎铅笔盒里的铅笔、橡皮等统统‘不翼而飞’。问她怎么回事,女儿说不知道。后来有一天放学回来,女儿哭丧着脸说,前桌男生老是逗她玩,总抢走她的铅笔和橡皮,玩过后还不给她,女儿问他要也不给。”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她并不清楚该行为是否属于欺凌,但女儿心情却受到了影响并产生厌学,甚至要转学的想法,这让她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
莫让玩笑变为侮辱
很多家长认为校园欺凌是校园暴力,其实不然,有些精神上的折磨要远比身体上来得更深刻。源子是寰岛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天生肥胖,头发自然卷,所以被同学起了好多外号,“大饼脸”、“卷毛羊”,这些词总会被作为标签贴在源子身上。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源子内心脆弱、敏感,性格比较自卑,朋友圈狭小。源子妈妈说:“孩子的同学基本都有外号,没有太在意这方面,源子本身性格内向,放学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很少和同学出去玩。”
欺凌包括身体和心理
海南华侨中学赵涛老师认为,校园欺凌大致可分为身体上和心理上两种,第一种行为更容易发觉,因为是可见的,边界清晰的。被欺凌者是否被暴力侵犯或强制,其个人权利是否受损可以清楚判别。另一种是在心理上的欺凌行为,是很难找到施暴者的法理依据。语言上的侮辱并不会损害被欺凌孩子的实质性权利,但心理上的痛苦是无法度量的。赵涛建议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老师要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这样才能将校园欺凌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