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世一娃近照(资料图片)
岳世一娃尽情歌唱。 徐晗溪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马背上的家园,铁蹄踏出赞歌。我的歌声因为你而辽阔,我的琴弦为你而诉说……”近日,“音飘天籁”——女中音、马头琴专场音乐会,为椰风海韵的琼岛带来一丝草原的清新。
12月17日晚,海南省歌舞剧院歌声悠扬,座无虚席,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岳世一娃携手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青年马头琴演奏家、原生态“呼麦”传承人阿拉腾·朝克图联袂献艺为椰城观众带来草原的风。
有位年轻的妈妈席地而坐在靠近舞台的台阶上,怀抱中的稚子手舞足蹈牙牙学语,似是与舞台上的一娃唱和着。“这不仅仅是音乐,还是一场灵魂的洗涤。”在一娃看来,大人总觉得孩子不懂事,其实在音乐面前,孩子的表现才是这场音乐会带给人的最直观感受。
用匠心去雕琢音乐
12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如约见到岳世一娃,她与表演当日在后台匆匆一面反差很大,很随意地穿件条纹衬衫,像是邻家女孩般亲切可人,同舞台上那位瞬间爆发力极强的歌者判若两人。
台上的她始终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整场音乐会下来,共换了三身衣服,每一件都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既有可以体现草原人热情奔放的鲜艳、光亮颜色,又有蒙古族人所崇尚的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
蓝天白云,绿草红衣,这种天然的和谐瞬间能将观众带入策马奔腾的草原场景中。为了办好这场音乐会,给观众带来最专业的视觉盛筵,一娃不仅去内蒙古实地考察,还遍翻典籍了解内蒙古文化,特邀“神鹰杯”蒙古族服饰大赛优胜奖获得者、蒙古族设计师其木格为演员量身设计打造演出服饰。
“我有四分之一的满族血统,我奶奶是满族人,所以她给我取名为岳世一娃。”一娃奶奶坚持隔代的女孩要在姓氏后加上“世”字,以示满族传统,而一娃恰恰是岳家唯一的女孩,所以整个家族只有她的名字别具一格。“我身上也留着草原的血液。”
大概正是因为与马背上的民族有千丝万缕的渊源,一娃学长调学得特别快,草原人都要学几个月才能开口唱,她几节课就能学得像模像样。她说,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所以开这场音乐会,一定得会唱长调。
“音乐的魅力在于润物细无声,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一个人的心性,让人逐渐沉淀下来。”虽然音乐会未能大范围呈现长调演唱效果,一娃仍然坚持认为歌者要用一颗匠心完善音乐会的每个细节,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技能上的巧夺天工,还要带给观众灵魂上的洗礼,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追问。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当《鸿雁》的歌声结束,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还再想听一听马头琴的嘶鸣,再回味一下原生态的“呼麦”,去感受一娃天籁之音中的灵魂歌唱。
“我不想只是做个歌手”
“你知道吗?以前我是有目的的歌唱,根本不会想那么多。”一娃的眼睛非常明亮,性格很爽朗,她说小的时候有人说她嗓音特别,会是个唱歌的苗子,她便开始学声乐,学了两年,却被老师判了“死刑”——“你去学点别的吧,你真不适合学音乐。”
“本来是想考音乐学院,都学了两年了,突然说不适合学音乐,第一反应是考不上大学了。”提及这段回忆,一娃一个劲的自嘲,她会避重就轻轻描淡写说起这段往事,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倔强。
“我们声乐课的师姐觉得我音色不错,便趁暑假带我去认识了韩宝林教授,后来我就在天津跟老师学习了一年声乐,第二年高考终于考上天津音乐学院。”她说自己原本与声乐毫无交集,家里也没有音乐氛围,只是因为有人赏识她的音乐天赋,便从此走上音乐之路。
采访中,一娃不会刻意强调自己有多么热爱音乐,有多么努力地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无论是去参加《星光大道》获得亚军,还是办过多少场音乐会,她始终神色淡淡,像是说一个与她无关的人,或者自嘲“年轻时总是流于表面歌唱技巧”。
从七岁到十四岁,一娃做过七年的速滑运动员,每天在哈尔滨体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她们只穿着单衣单裤,脚上穿的冰刀还比自己的脚小一号,训练结束脱袜子,都是连着皮一块撕下来的。
如果没有与音乐的偶然相遇,她大概早已是体育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了。可是她遇到了鼓励她、欣赏她的音乐老师,越唱越喜欢音乐,越喜欢越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仅做了歌手,还梦想着有一天能做音乐家、艺术家。
“以前我不知道唱歌与艺术有什么区别,现在我懂了。”在一娃看来,以前那些成名之作只是音乐炫技,缺少文化内涵,目前虽然离第一流的音乐艺术家仍有差距,但自己知道了这个差距在哪儿,也看清了努力方向。
“我非常感谢我的声乐指导老师李丽教授。”一娃多次提到李丽,“她是我在海南的耳朵,让我知道自己仍有进步的空间,让我越来越喜欢歌唱。”在一娃看来,音乐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是因为音乐中有爱,有感恩之心,才能唱出最动人的歌声,而这正是她努力的方向、想要到达的远方。
为海南播下爱与艺术的种子
筹备音乐会期间,一娃曾发朋友圈和微博,询问大家最喜欢听哪首蒙古族歌曲,呼声最高的是《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在一娃看来,耳熟能详的老歌确实能引发观众共鸣,若是加入新意,则更能碰撞出心灵的共振。
音乐会现场,一娃匠心独特融入童声与观众互动环节,巧妙调动起观众情绪,使演唱会逐渐推至高潮。“这台音乐会节奏感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每个时间节点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一娃曾游学美国,研习艺术管理课程,她将好莱坞电影中的节奏把控技术活学活用到音乐会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
在她看来,要善于学习运用各个学科的长处,有种“拿来主义精神”,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兼容并包各家之长。“音乐会当天我一直在睡觉,特别注意休息,这也是在美国学来的。”为了呈现最好的表演效果,一娃不仅禁声一周,还在演唱当日服用三颗安眠药以保证睡眠质量。
“休息得好,唱歌的时候才能在音色中听到一种金属质地。”为了音乐,一娃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2005年,一娃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进入海南省歌舞团,当时有人议论她体态不够好,一娃便每天早上跟着舞蹈演员苦练基本功,愣是在一年之内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转眼来海南已有十一个年头,作为“闯海人”,这里早已是她的第二故乡,她热爱这片土地,希望为跟她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些事情。“我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孩子是最有灵性的,我希望我可以守住他们的灵性与童真。”现在的一娃不仅是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的声乐教师,还经营着一娃艺术中心,无论是八小时之外,还是八小时之内,她总与学生在一起。
“这些跳舞的孩子是我的学生。”音乐会上,一娃从舞台走向观众区,一群穿着蒙古服装的舞蹈演员围着她在观众席上跳舞,一娃隆重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学生;生活中,一娃经常拍些学生绘画作品晒到朋友圈,骄傲地宣称这是她学生的作品。
“孩子生下来就懂艺术,我们不是要教他什么,而是要保护好他们的天性。”在一娃看来,对待孩子就要像草原上的牧民,给他们一片海阔天空,还他们自由的天性,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至于自己,一娃坦言很享受当下的状态,希望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希望能为海南播下一颗草原的种子,让大家学会爱自然、爱生活、爱艺术。也许,无论是血液中的草原基因,抑或后天来琼岛闯海,一娃挚爱的东西从未变过——一份自由宁静的海阔天空、一种源自灵魂的歌唱,而这才是她最想分享给大家的“天籁之音”。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