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镛
左景烈、陈念劬1932年在海南采集的植物标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资料图)
左景烈、陈念劬1932年在海南采集的植物标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资料图)
文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刘素雅
2016年底,“海南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主馆落成,该博物馆集多功能于一体,其中重要的一项功能是保管省林业厅委托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批珍稀动植物标本。
如同时光凝固,当一份份植物标本呈现在眼前时,仿佛让人感受到和自己不同的另一类生命:叶片舒展、枝桠散开,时间只抢走了它们的色彩,却没能折弯细长延伸的茎干,也没能抹掉自然在其叶面上描摹的经脉走向,对称流缓,枯而不萎,焕发苍老活力呼来清风,安静地听……
风声里,藏着植物标本的秘密,过去的,现在的,还有将来的。
曾经,中国植物在中国未有植物学之前,早已有西方博物学家来华采集,所得大量珍贵标本保存在当时西方几乎所有著名的标本馆。海南亦不例外,在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标本馆、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标本馆等地,都存有来自海南的植物标本。在经历了早期欧洲人前来寻花觅草、一批国内植物学家到此翻山越岭后,时至今日,海南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工作者,他们从这里的川野密林出发,探寻无限自然。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