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石器时代玉琮。

西汉初的金兽,重达9100克,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重的金质文物。

清道光白玉雕龙双耳活环瓶(左)和清中期白玉篮。

清乾隆仿古龙钮白玉炉。

新石器时代玉璧。

清嘉庆仿西蕃白玉碗和清嘉庆白玉圆筷。

清银镀金点翠项圈锁。
清中期寿字碧玉象。
清代的七级金佛塔。
明嵌宝石金镯。
明镶玉嵌宝如意云形人物纹金分心。
明嵌宝石金头面一套。

扫码看视频 视频拍摄:宋国强 视频编辑:吴文惠
文尤梦瑜 图宋国强
是金子总会发光,也总会让人为之惊叹。
金子在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无需赘述,从古时帝王将相们的至高推崇到如今普通人也常为自己添置金饰以增加生活中的仪式感,中国人对于金的钟爱无可替代。
2017年新春之际,一批来自江南的金器亮相省博物馆,与之同抵的还有来自南京博物院的一批玉器。“金玉良缘:璀璨——来自江南的古代金器,温润——南京博物院玉器精粹”这一展览荟萃480余件(套)珍贵文物,再配上“一机难织两样锦——云锦和黎锦”展览,很快就在椰城掀起观赏热潮。
“我们以这两大精品展览让改造后的省博一期展厅重新亮相。”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介绍,去年12月下旬展厅改造刚刚完成,工作人员就紧锣密鼓着手策划新春展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省博物馆为公众带来了如此惊喜。
金镶玉、玉包金,自古以来国人对这两种材料的迷恋、对器物的审美与制造的工艺就让它们密不可分,正因如此,在策划金器展览时,工作人员决定同时推出玉器展示。
(编辑: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