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学宫的盛大和消没
文庄路东起琼州大道,西接中山北路,长650米,宽24米。在明朝,今琼山区政府招待所至琼山中学一带都是琼州府署、府学宫所在地,我们今天所讲的学宫书院不少都在这里发迹,朗朗书声从这里扬播,历代才人在这里教书育人,后来之秀从这里走出。
《府城春秋》作者黄培平曾在该书中这样描述,文庄路北侧是官衙学宫之地,文具店、书店、装裱店、印刷业相继开在南侧,街上的老居民回忆说,在鼓楼街靠近府、县学宫的店面,多经营文房四宝的生意。
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的琼州府学宫就在文庄路上,在府城印刷厂附近。始建时,琼州学宫坐北向南,有礼堂和讲堂以及东西两庑和戟门,琼管安抚司成立后,琼州府学宫成为全岛当时最大的学宫,直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才迁建于试院内,也就是现在的琼山中学。
有关琼州府学宫的扩建和重修从未停止。元丰年间,当时琼管帅李时亮曾一再为学宫接收朝廷赐书,还特地在大成殿西侧建御书阁一座,珍藏历朝御赐书籍。南宋年间,琼管帅韩璧重修学宫时,朱熹还为其作记并写明伦堂额。万历七年(1579)则是琼州府学宫面貌巨变的一年。当时琼州知府唐可封认为该学宫棂星门过于靠近城墙,有碍风水,决心要将大门改建朝东,为使改建后大门视野开阔,他耗费巨大财力,竟下令将东南一带接近学宫城墙往外推移。由唐可封下令改后的学宫更加庄严肃穆,棂星门外树立了一块用巨大的石板精心雕成的屏风,上端刻着精美的戏珠双龙,屏风前不远处开凿泮池,石质拱门跨池而过。
乾隆三十三年(1768),琼州府学宫被台风摧毁,大半建筑物倒塌。后经琼州乡绅探讨筹措,琼州府学宫最终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才迁建于试院内。新学宫地恺气壮,有大成门、大成殿、两庑、门序、街阃、筄桷、讲诵之堂、疱煏之所。而道光二十年(1840)则是学宫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
“到了民国初年,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震撼天涯,琼州府学宫开始没落。”海南文史专家梁统兴说,1922年,琼山县立中学迁入学宫。而今琼州府学宫这个庞然大物已完全消失,原有的匾额、碑记、祭具等文物荡然无存,但建筑的没落无法掩盖琼州府学宫在府城教育史上的光耀。
(编辑:余冰月)